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吃虧就是佔便宜

發布日期:
作者: 邱英美。
點閱率:977

民國七十年左右,李國鼎在台大三研所開一門台灣經濟發展的課,當時他是台灣經濟發展總設計師之一,他講話快腦筋更快,上他的課很有趣。談到國營事業,他會請和主題相關的專家來演講,如中鋼的趙耀東;談到民營企業,他則邀請台泥的辜振甫。這些大人物也只有李國鼎請得動,因此每次上課都有一排記者守候。
  台大三研所班上共十位學生,每回來賓來系所演講,同學都需輪流至茶水間端茶送水,但是茶杯經常有去無回。有一次輪到一位學生,他去到茶水間,員工向他抱怨:「你們茶杯拿去都不還,以後就你一個人負責拿好了,我只認你。」就這樣,這位學生負起了備茶奉茶的工作,默默端了一個學期的茶水。
  畢業的時候,在大飯店舉辦謝師宴,這位同學又跑進跑出的為老師準備茶水,李國鼎接過了茶杯,對他說:「今天我們都包給飯店了,沒有你的事了。」原來李國鼎以為他是學校工友,一旁的同學趕緊為他解釋,說這位同學也是他們應屆的畢業生。
  李國鼎恍然大悟,看著這位同學,說:「我一定要為你做一件事。」
  後來,李國鼎就把他介紹給台南成功大學的校長夏漢民,這位同學從助教開始,逐步擢升,最後成為大學校長。
  他,就是國立金門大學校長──李金振。
  鄭善禧老師也同我說了一個故事。
  民國三十八年他逃難來台,就讀台南師範,同學都受日本教育,而當時老師們來自大江南北,講國語,口音重,同學們如鴨子聽雷、痛苦萬分。鄭善禧是國台語雙聲帶,自然便成為同學求救的對象。鄭善禧來者不拒、有問必答,甚至把老師上課所教的從頭再講一次。如此數十遍講下來,他對課程已瞭若指掌,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而他的熱心服務,更獲得全班同學的友誼,每次開同學會,大家都嚷著:善禧沒來可不行!
  兒子讀研究所時,在實驗室工作,實驗一旦開始,24小時都不能停止觀察和紀錄,勢必得加班。對此多數人能閃則閃,星期假日尤其找不到人。兒子於是自告奮勇承接,連耶誕節平安夜他也獨自留守公司。同事都笑他傻,兒子卻不這樣想,他說:「反正我的家人也不在這兒,我一個人在家和在公司沒什麼差別,何況還有三倍工資可拿。」畢業後應徵工作,兒子的面試官正是當年實驗室苦於排班的小主管。
  如此看來,「吃虧就是佔便宜」這句老話,倒是歷久彌新,放諸四海皆為準呢。
  吃虧者,不計報酬卻不求自得;佔便宜的人,一味計較卻可能得不償失。然而,吃虧與過度犧牲二者之間如何拿捏,又是一門學問。
  前天兒子與老闆面談,內容包括年度工作報告、對公司的貢獻度,以及個人未來的發展計劃,這種評鑑會議每年一次,一對一,關乎考績與升等。
  兒子詳述自己在過去一年中,不僅專業技能更加穩定嫻熟、效能提高,管理風格也受到好評,因此提出升等調薪要求。老闆同意升等,但調薪幅度無法比照過去,因為去年公司業績未達預期,調薪部分會比標準值低一些。兒子表示理解與接受,但也提醒老闆,倘若今年業績增長,明年希望能夠補回這次不足的調薪幅度。
  華人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固然值得尊敬,若運用不當,有時反而失去據理力爭的勇氣。如今已是地球村,西方國家講求個人主義,實事求是,沒有吃虧二字。我們的下一代面臨的是全球性競爭,只有適度表現自我,利己利他雙向思維,才能在國際舞台開創出一片天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