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機場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秀菁。
點閱率:622

機場,來來往往的班機、旅客,承載著多少人的規劃、期待與心情。
金門尚義機場,也漸漸的成長,我這個機車族停車處從最早的小型到現在的一大片,以前是在現在公車候車的地方及出口右轉不遠處,而現在可觀的機車數,除了自用,還包括租車者;另外因應觀光需要,大型遊覽車日益增多,而公車乘客上下車也搬了位置。
原來的貨運區從機場最左邊改到了現在的最右邊,航空公司目前有四家,裡頭包含消失數年又重現江湖的;行李託運從集中在一區到現在回到各櫃台旁;出境、到站出口也因著機場的擴建而更改,舉凡各種改變都是為了實際需要吧!我想!
便利商店、餐廳、特產店進駐了,觀景台也增設了,候機室的免稅商店開啟了另一層面的新商機。如今,手扶梯、空橋、登機門的增用,讓機場的規模越是成熟,而旅客來自四面八方,因小三通之故,大陸來的、台灣來的、外國來的、台商到大陸找生意的、台灣人到金門服務的,有人為觀光而來,有人為工作而來,而有人為探親而來。
有金門大學的學生在機場內找人做問卷,有關金門酒廠的,也有免稅商店的;偶見紅布條拉開「歡迎…」,或是某某長官,或是某大學,當然也有「進香團」虔誠的捧著「神明」過行李,而曾經在機上聽到如下的對話,有空服員對乘客說「神明也要買座位」,而乘客一說「應該的,多少元」,對方說「全票,一共是…」,乘客二卻說我買的是「打七折的票,神明也要」,最後他們仍為祂買了「全票」,「神明」應該不會如此的計較吧!
「他」是台灣人,到大陸「找生意」,只要陸人提出要買什麼樣子的「東西」,他就到台灣各地尋找,大部份是「奇岩怪石」或工藝品,尤其以花蓮居多,貨自台寄出後,人再到大陸收款。從松山機場出境後,導遊對一個一個出境的旅客打招呼、拍照,彷彿是「驗收」成果,甲說:「金門真小,屁股都還沒坐熱又到下一站了,不過,金門好玩。」乙說:「該買的都買了!」丙說:「『金門』真是個好地方!」
你曾經「飛機」就在眼前,而因天公不作美在機場苦苦守候的經驗嗎?人潮消散不去,班機一班班取消,「能見度」上上下下,就是達不到起飛的標準,這時還真的是「耐性」大考驗的時候;你碰過到了最後開始算「總人數」,希望可以加開班機嗎?人數夠,皆大歡喜,人數不足,只好敗興而歸,隔天再繼續奮鬥,誰叫我們如此的「需要」它呢?過年期間,機場裡的人潮來來去去,空中的飛機此起彼落,滿載的是異鄉遊子,滿載的也是團圓的心;就怕遇到滿滿的人潮夾雜著紛亂的心情,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候補、唱名、歡呼、失望。
有時不免唱著:耳邊又傳來陣陣催促的聲音,我只聽到彼此無言的嘆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