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亞洲國際美展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鼎仁。
點閱率:778

「第28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2月24日在金門文化園區開展,世界藝術能夠走進金門,提昇金門的藝術視野。來自台灣(含金門)、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蒙古等九個地區作品共聚一堂。 國策顧問李錫奇在韓國的亞洲會議中,極力爭取來金門展出,對金門有不凡的意義。金門曾是砲火連天的戰地,將來應以文化藝術聞名於世,大步邁進!這也是金門建縣一百年的重要活動。建議多次,金門一直蓋不起一棟像樣的美術館,不如從文化園區撥一棟,掛牌「金門美術館」以因應頻繁的美術活動,及大型的國際美展!
整個亞洲曾經被西方強權殖民過,西方文化藝術影響了亞洲,尤其現代的繪畫著重歐美西畫的表現。「亞洲觀」和「亞洲精神」,亞洲藝術界是不是要找回東方的藝術本位?東方的象徵-水墨畫,似乎要另尋一條現代水墨創新的道路。西方繪畫源於義大利的透視法所表現的空間,是視覺上的幻象錯覺。印象派打破了傳統的透視法則,也改變古典繪畫嚴謹的造形與結構,以生動的色彩和流動的筆觸來表達空間。現代繪畫之父塞尚,覺得靠視覺所得印象及透視法太膚淺,改用眼睛的哲思去觀察世界事物,在他眼下一切變成透明,穿透力直指人心。
塞尚啟發了立體派,更推翻了透視法的局部性以及繪畫的幻覺性,使繪畫獨立於所描繪的物體之外,如畢卡索打開新藝術之門。藝術家也紛紛另闢蹊徑,於是現代繪畫思潮不斷誕生。現代繪畫其實並不難親近,但許多人不得其門而入,因我們內心的成見,造成一道現代藝術的障礙。追求藝術完全的獨立性,為藝術而藝術,必須絕對純粹,必須有原創性,當然藝術家就必須獨具慧根,擁有異於常人的創意。二次大戰後,無國界,沒有文化差異的抽象藝術便征服全世界。
現代繪畫離我們現在也幾百年了,進入的是「後現代主義」,逐漸脫離現代的形式主義,而導向多元的藝術形態。現代主義是工業革命的產物;而後現代主義則是電子革命後的想法。繪畫不只是繪畫,雕塑也可以不是雕塑,是綜合媒材的組合,也可以解放平面與立體的束縛。
這次亞洲美展,並沒有給我特別的震撼,島上美學資訊並不封閉,常常樂以接收新的刺激。西畫、水墨畫,只是東西媒材的的不同使用,現在都可以混著用,藝術已是不分國界的世界語言。我平時少從事西畫的創作,三、四十年致力於水墨的創新,大量拋棄傳統繪畫的技法,傳統的繪畫技巧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也漸漸打破本土的迷思。但固有古老的文化底蘊,卻越老越如影隨形,難以抽身。老文化新思想,如何完美結合成當代藝術的後現代?是值得思考的方向!如果太重視眼睛所見的,畫下來就太著像了,創作的內涵首重的是內心深處的靈思創意。
幾年前紐約畫派宣稱:「繪畫已死亡」。我畫了大半輩子的水墨,教了大半輩子的美術,在後現代,我還真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畫畫?自己多年的思索在水墨一途,都還摸不出一個道理!「現代水墨畫」如果是以本體文化融合外來的技法,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新繪畫風格,成為「本土繪畫」,就這樣嗎?再經過變形、潑色、分割、拼湊、重組、鼎革新技、打破空間結構,這樣好嗎?我無一是從!還不是以中國的筆墨,披上西洋的羊皮佯裝現代!中國畫的畫家面對西洋畫派,還真教人背著沉重的包袱,徬徨於十字路口。藝術要能創出自己的風格,不必跟著時潮走,不必跟著一股習氣,積習浮濫!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