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淡淡三月天金門照台灣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延宗。
點閱率:591
字型大小:

民國六十八年底陸官畢業,隨著部隊東奔西跑,幾乎很少再踏步高雄。近日到屏東採訪金門同鄉,搭機抵達小港機場,再轉往屏東參與盛會。就這樣來回二次路過陸軍官校、步兵學校與中正預校,從車內往外看,這三個年輕時接受操練的營區,今昔大不相同,而變化最大的當然是整個鳳山地區街道景觀煥然一新,而每個街角轉彎處藏匿的靈魂也徹底翻新。
高雄與金門極度相似之處,軍校林立為百姓店家帶來可觀消費群,軍校生與阿兵哥都成為忠實顧客。即使是全國性裁軍導致金馬等地兵源嚴重縮減,而鳳山、左營、岡山等地軍校官兵依然是高雄許多生意的忠誠粉絲,這些做官兵生意的商人幾乎天天哈哈大笑,雖然有些人骨子裡始終把這些軍校生視為國民黨部隊而不屑。
相較於普通大學畢業的大學生,軍校所培養出來的軍校生,責任心與思維是截然不同。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軍校生一畢業即是把生命貢獻給國家,隨時準備為國家送死的,即使是承平時期,部隊官兵全天候工作也是常有的事,雖然在台灣軍校畢業的軍校生,幾乎都沒上過戰場,但依然是肩負著為國為民的神聖使命。
下部隊參加演習測驗倒是家常便飯,那就是為將來赴戰場時所做的預備訓練,所謂「演習視同作戰」,任何演習任務,官兵必須服務命令,徹底完成任務。除了演習之外,部隊投入助割、救災等社會服務也視同作戰任務,不得有絲毫懈怠,官兵有為國犧牲奉獻責任,為民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
軍校生並非如同公教人員一生都可享有鐵飯碗,諸多經管與年齡限制,往往是做到一半就得轉行,告別軍旅後就得自謀事業第二春,這兩年來,台灣整個社會對於退伍官兵權益再三打壓,而軍人們離開部隊卻還保有堅忍特質,多為國家想,少為自己爭,實在可貴。
三月的台北,正興讓舉國情緒沸騰的學運,讓人想起陸官畢業那年,南台灣剛發生美麗島事件,這三十餘年來,始終有人熱衷謀取自己權益,而軍人一直是台灣社會付出最多,權益最受冷落的一群,特別的是,許多政黨對於退伍軍人,由敵視態度轉為積極拉攏入黨,看來手中一票偶而也會發酵。
高雄三月天早已是個艷陽天,軍校生依然是把國家擺在首位的一群,福爾摩沙一直在變,「愛國愛鄉」因理智與認知不同,解讀與做法也不一樣,在台灣百姓中,有些是三四百年前祖先由金門遷去的,有些是近半世紀才舉家遷台的,從人性看台灣,文武兩相對照,頗為有趣。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