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翻滾一百年的史詩之島

發布日期:
作者: 歐陽柏燕。
點閱率:585
字型大小:

一座島,我閱讀它的港灣、河流、山峰、峭崖、看鸕鶿過境、待宵花盛開、風獅爺的披風隨風擺盪。一座島,不斷被浪花碰撞,它身上的故事很多,追溯過往的烽火硝煙,一位詩友寫說:「再見了門外的軌條砦\再見了身上的迷彩\再見了熄燈號\再見了詞語的野戰場\再見了我們之間的雷區」喜歡金門高粱的詩友對美酒有極深的理解,他的詩寫說:「只有砲火蒸餾過的酒\特別清醒\每一滴都會讓你的舌尖\舔到刺刀」;另一位懂酒的詩友則寫說:「木訥的高粱從田裡\跑進甕裡\就有話要說\打開甕蓋\你聽\甕酒話連篇\而且嗓門最大」;我鍾愛的高粱酒香,也熱情的回應詩友說:「不容遲疑飲盡滿杯\反覆溫習真醇甘冽\對著輝煌與寂寞\噴香」。
南風輕輕吹起,潮濕的牆面與地板滲出水漾,翻滾一百年的史詩,在一座島上澎湃,忙著規畫家鄉主題創作的我,返台班機一改再改,歸期一延再延。建縣一百年的島,可以有很多紀念、慶祝的方式,我只想寫詩,與詩友對唱,用最深情的帶韻字根,與時間握手,並且暢飲金門高粱。
然而空腹暢飲的我,胃壁吸收太多故事,翻滾的情緒包藏原鄉情結,一首詩的火焰比一百年還深、還長、還濃烈,胃壁被酒洗過的我狂吐不已,奄奄一息躺了一整天,下床後我緩緩漫步島中央,繼續閱讀已經建縣一百年的島。後來我開始進行田野訪談,一個午後,我回到歐厝老家,從隘門走進去,先看到翻修後的老屋背影,我輕輕打開鐘遠洋樓旁的側門,走進無人的屋內拍了幾張照片,再繞到門扉緊鎖的大門,拍攝兩盞紅燈籠與一個門牌號。
我在村裡繞了一圈,拍下許多照片,童年和祖母一起打水的一口井還在,記憶依舊深刻,庫池依舊美麗。祖先的一百年,壓縮在宗祠內,我感覺周遭一切都變小了,其實眼前的宗祠並沒有變小,只是人長大了,回憶膨脹又縮水。既不是歸人,也不是過客的我,在拍到古厝牆面水泥圓圈上的「消滅萬惡共匪」時,一股洪流瞬間湧入寧靜的村莊。
後來整理返金的21段田野錄音,我聽到自己走向歐厝海邊的獨白,我說:「在家鄉做田野,初步感受是驚嚇,這是一個缺乏真實聲音的發展階段,我只能自己去探挖,去經歷,走進更深的地方,去看見更多真相,才能真正釋放自己,不再遮掩。」
一座島,一直屹立不搖,花崗岩的本質,阻擋住砲火的威力,酒香綿綿中,翻滾的是浪花還有我不斷驛動的心。正在書寫金門長篇小說和架構帶狀戲劇的我,對著老照片捕捉「失落」的年代。黃昏時,知友驅車帶我走向林厝、南山、北山,去感知小說、戲劇中人物的家園,因為進行田野讓我陷落茫然,我對知友說,我要改變方向,先架構一個三、四代,經歷落番、小三通年代,又走進表面豐華、卻找不到自己的現階段,讓劇中人物帶我找到方向,把自己丟進「心」的故鄉,再回頭去找尋適切的田野訪談路徑。
返鄉的日子,每天被鳥鳴聲喚醒,看著窗外的大樹,靜聽遠近高低起伏,更多啁啾的鳥鳴,感覺家鄉真美真幸福,但「隱者」不是我唯一的生命情調,來去之間,我一直在掙扎是放掉無法掌握的?還是再多搏一下?我對知友說,創作的追求,總是無止盡、沒了時,面對一座不動如山的島,我得找到實踐自我的力量。還好創作一直完全屬於我,豐華與寂寞都是我的血肉。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曾經住著天使,我會繼續珍惜可以飛的翅膀,不讓它潮濕打結。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