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恩主公永恆大學長
五月一日,恰巧離開老單位屆滿三年,旅居北台灣的軍校校友們相偕出席鄭江水學長告別式,當天大清早,我則前往林厝胡璉將軍紀念館參與值勤服務,在展館展示板末端,佇足「長眠金門」圖文前,瞭解將軍海葬金門表達對這塊土地的愛時,讓人肅然起敬。
在胡璉將軍雕像前,回顧近半年多來,相繼失去兩位金門籍師友般的大學長,諸多校友心中都非常難過,一是於縣府參議任內退休的趙國群學長,因故於去年底以樹葬告別親友,一是軍中退伍,在北台灣參與同鄉會服務多年,近期返鄉正待圓夢的鄭江水學長,卻在四月初因遭恙蟲咬傷而撒手人寰,讓人留下諸多不捨。
第一次與趙學長相遇,是因參與宗族文化研究協會族譜活動時,由理事長黃奕展校長介紹而認識的,由於百家姓以趙為首,協會夥伴們都以「王爺」尊稱趙學長,平常大夥長幼有序,互動熱絡,儼然如手足般親切。而陸官專修班畢業,公職任內守正不阿的趙學長,退休後,猶戮力投入地區趙氏族譜編修,並時與兩岸趙氏宗親交流心得,深受趙氏宗親敬仰,也成為我們這些學弟表率。趙學長走得突然,痛失一位大學長讓人不知所措。
而首度與鄭江水學長會面,是過去十年負責《金門文藝》編務時,為了邀稿而與旅台各同鄉時有連繫,時任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總幹事的鄭江水,正是陸官43期學長,我赴台參與該同鄉會活動時主動向鄭學長報到,後續常保持連絡。鄭學長去年將工作重心移回金門,規劃一系列夢想正待起飛,四月中卻因開墾田地時為恙蟲所咬而宣告不治,台金兩地金門校友也都深感不捨。
老家溪邊村的鄭江水學長,早年投筆從戎,進入金門第三士校第2期,又相繼就讀陸軍官校專修20期與正期43期,勤奮苦學,軍旅期間盡忠職守,退伍後,不僅熱心投入旅台金門同鄉會會務,對於校友始終熱忱關懷,深值後期學弟敬仰與學習。而這位如師如友的大學長,返鄉之際,出師未捷身先死,直叫英雄淚滿襟。
回想在陸軍官校接受革命洗禮,訓練期間雖有正期、專修與專科區別,但下部隊後,碰到金門籍校友,學長學弟之間常會熱絡關懷,相互勉勵,真誠落實親愛精誠校訓。就這樣,當許多來自金門的菜鳥投入部隊陌生環境時,金門籍學長便成為同鄉菜鳥堅實的支柱,讓初生之犢吃了不少定心丸,再苦也都能撐下去。這個革命情感,由黃埔延續到各軍校,每位金門籍的學長,便是校友們一生永遠的學長。
親愛精誠的黃埔校訓,奠定著堅實的革命情感,讓金門鄉親懷念現代恩主公胡璉將軍,也讓身為學弟的我們念念不忘如兄如父、永恆如一的大學長,五月一日,勞動的心,在林厝古寧頭戰場,胡璉將軍紀念館裡,難忘的手足之情,難忘諸位疼惜金門,照顧後期學弟的大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