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欣聚一堂
年度的榮欣志工大事選在四月底舉行,來自各鄉鎮的志工齊聚一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凝聚向心力,聆聽專家學者的講課,內容深入淺出,讓人受益匪淺,無論上班族與家庭主婦,都極其地配合,即使犧牲假日,然則同度這個富有意義的快樂時光。
抱著尊敬、感恩、慈悲與學習的態度而來參與是項服務的志工夥伴,平日透過編組與職掌,各司其責,猶如大家庭一般,以榮眷之力,匯集四面八方的資源,義務協助榮民與榮眷,以提升其生活品質,並增進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口說好話、心存善念,用心傾聽、適時回應,彼此之間都具有高度的同理心,自然能為服務對象輕啟一扇希望之窗,使其不孤單,進而對人生充滿著希望。
顏教授來金已十八年,自從有是項講習以來,連續聽了她三年的課程,她秉持著專業帶動會場、炒熱氣氛,讓每位學員先分享個人服務的經驗,並說出最深刻的一件事,大家都不藏私,侃侃而談於親身的經驗,歲月曾走過的痕跡,總會留下些許記憶。
當麥克風遞到眼前,我做志工十餘年,跟在另一半的身邊,夫唱婦隨,大街小巷都走過,亦存留了諸多的印象,其中廣結善緣,為榮民留存人生的喜怒哀樂,無論是戰場的腥風血雨、抑是人間諸多的悲劇,或者美麗的回憶,在在留給後代子孫無限的追憶。
顏教授在課堂中提起了本土作家陳長慶,他為讀者們留下許多記錄,而她亦是恩師的忠實讀者,並詢問我的書籍在哪裡可買得到,當下囑咐孩子到車上拿來一本《半生戎馬在金門》相贈,並請她指正。亦因這場講習,在副處長開場白的介紹下,多位學員始見到了我的廬山真面目。「原來妳就是寒玉!」而書籍有限,雖然有些夥伴希望能拿到我的書,但實在抱歉。
金門籍的葉教授將老人服務與社區工作詳細解說,兩節課、無冷場,他將工作技巧與基本人際細說從頭,讓參與講習的志工們獲益良多。當說到婚姻,他問我夫妻如何結成雙?另一半回答「姻緣天注定」,我則以「媒妁之言」來回應他,這輩子該和誰吃飯,似乎冥冥之中已有定數,而媒婆之嘴、撮合了這樁蒼天注定的姻緣,真該感謝她的大恩大德,讓我今日衣食無缺。但說起相親,有時「媒人嘴糊累累」,這是不爭的事實,而適婚男女的交往,雙方家庭乃須深入的了解,終究女子嫁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與其婚後抱憾終身,不如婚前睜大眼睛。
三位講師均來自金大,上課不忘招生,而楊教授來自社會工作學系,從社會心理學的歷史淵源說起,配合圖檔,讓夥伴們尋尋覓覓,集中注意力,發揮潛能。並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輕鬆度過他的課程。
數十位參與講習的學員來自不同的年齡層與職業,但愛心一致,共同配合退輔會的政策,落實志工教育訓練,提升服務品質,讓有需求的榮民能適時獲得幫助,晚年不孤單,噓寒問暖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