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舞動神靈的祭典

發布日期:
作者: 林金榮。
點閱率:740
字型大小:

金門人敬稱城隍廟為「上廟」,尊崇神明的信仰地位。今年是金門城遷治後浦335年紀念,從金門城延續來的城隍信仰香火,一脈相承已有五、六百年歷史。
清嘉慶16年(1813年)文應舉由閩安調任金門左營遊擊,雖然他的祖籍是廣東,曾祖父文際高擔任金門遊擊時,全家就定居在後浦,算是不折不扣的金門人。由於文應舉個性勇義好善,向來以回饋鄉親為己任,既然調回家鄉,熟悉官場民風的利弊,在眾人的推說下,他請示長官獲得首肯後,率先捐銀2200兩,倡議在左營遊擊署與左營守備之間興建城隍廟,此舉馬上引起金門各鄉的熱烈捐款,於是在當年10月開始動工,嘉慶18年(1813年)4月完工。一個甲子之後,光緒12年(1886年)發動一次重大的翻修,城隍廟保留有〈捐題翻蓋芳名〉石碑,出資者都是金門協鎮官兵及全島鄉民。
雖然過去幾次的修葺,建築風格依然遵循古代衙署機關型制,體現過堂會審的司法程序,讓城隍發揮掌理教化民心、賞善罰惡的陰間冥司職責,較合乎傳統禮俗的制式約章。在後浦城市的軍政經濟發展過程中,迎城隍淨化人心是居民與神明感情昇華的聯繫,共同的信仰守則,一次又一次借神靈來安撫軍民,團結抵禦外來盜賊的入侵,每逢農曆4月12日,則以酬神賽會迎回民心士氣。直到1993年,也就是興建城隍廟過了三個甲子之後,我們喪失提報為文化古蹟的機會,將舊廟徹底拆除重建為台灣新式宮廟。慶幸的是儘管軍管時期曾經遭受禁令強制停止,迎城隍祭典依然沒有中斷,自發性持續照常進行活動。
102年9月6日文化部召開「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委員會」審議重要民俗會議中,請金門縣政府及保存團體金門浯島城隍廟管理委員會列席報告,就「金門4月12迎城隍」民俗活動,舉行評選審議工作,最終通過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活動,並且證名為「金門迎城隍」,為金門地區首件被國家認可的重要民俗信仰;經過文化部的授證後,這項習俗的榮耀即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同時背負著推廣保存的責任。我們希望今後藉此深化傳承工作,保存過往的歷史、藝術、文化價值的有形及無形資產。
浯島城隍屬於全民,在文化層面思考,尊重民間宗教信仰的自由發展,以保存文化資產角度看待迎城隍活動,不能單單把它擴大為全島煙花齊放的迎神慶典,或者歸為鎮公所例行推動的觀光行政事務;不可否認的,社會大眾過去存在質疑的是公部門的介入方式及活動公帑運用的適當性。作為一個社會人文變遷長期的紀錄及觀察者,近年來發現金門的人文原味逐漸流失,廣下請帖邀約的兩岸三地參與者,講究人頭排場的熱鬧,甚至出現違反地方傳統宗教習俗的畫面,排擠的是本地信眾集合進行廟會儀式的空間與時間。而返鄉子弟和慕名而來金門共襄盛舉者,其配套的交通、住宿、餐飲等條件更相形短缺,這是打著觀光旗號所不願見到的現實窘境。
城隍是中國極其普遍的神明信仰,金門迎城隍有自己的民俗文化根源,回到歷史時空背景,才能展現獨特的內涵及人文魅力,期待在純粹的信仰文化氛圍,虔誠舞動神靈的祭典。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