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能量服務人群
國際佛光會金門協會四月份月例會中,佛光山金蓮淨苑住持永勤法師、讚嘆佛光人只會供養道場常住,從沒向師父索求什麼!這種「施」而不「取」的精神,就是星雲大師「佛教靠我」的精神。
人間福報「貧僧有話要說」專文裡,星雲大師說:「我要養成佛教靠我的性格」。大師說他只是一個很平凡的凡夫俗僧,其實只能有寄佛偷生的份,但他卻發願要養成「佛教靠我」的性格,發心要供養佛教,供養眾生。大師弘法利生,從「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的服務精神,去下功夫實踐「佛教靠我」的宏願。
大師所願「人生三百歲」的理念,就是為了要善用時間養成自己的能量、能力,廣結善緣,爭取助緣。他從二十歲開始發心服務,自願一人做五人的事情。講求工作效率,沒有年假,沒有週休二日,整整工作了六十年,一天算五天,不就是「人生三百歲」了嗎?大師這種勇猛精進的精神,難怪能成就那麼多事業,「人生三百歲」吾人不一定能效法得到,但我心嚮往之,要發心充分利用時間,創造自己的價值與卓越。
我們要效法大師善於發揮自己的特點與專長,然後持恆的努力不懈,就能創造卓越。大師說:「我五音不全,連唱讚、誦經都不如人,只興趣於寫文章,供養大眾,只喜歡寫毛筆字,與信眾結緣」。沒想到後來只憑「著書立說」與「一筆字」,卻創造了極大的財富,為佛教建學校、建寺院、辦安老院、辦育幼院等教育文化工作,實現了「佛教靠我」的願力。據徒眾統計,大師寫文章、寫了二千多萬字,出版了三百多種書,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真是著作超過等身,而稿費、版稅收入進入作家排行榜,大師是弘法高僧,卻成為暢銷書名作家。
大師與糖尿病為友四十多年,導致眼睛看不清楚,手發抖,不能閱讀書報,不能看電視,但他認為不能無所事事,才想到還可以寫字度眾,大師面臨病痛仍未喪志放棄「佛教靠我」的性格。因為眼睛看不見,毛筆一蘸墨就得一筆完成,因此取名「一筆字」。因為大師「一筆字」書寫內容都是佛法、富啟發性、激勵性的勵志文字,句句都可以做為我們的座右銘,所以深獲大眾喜愛,國內外紛紛邀大師去辦「一筆字」展覽,「一筆字」收入達數億元,全數交給公益基金會,舉辦佛教公益事業。
大師精進勇猛,有時候一天就寫上一、二百張,數量龐大,這種毅力、工作量令人驚嘆,徒眾勸他休息,不能過勞,大師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生命不就是要這樣去發揮極致嗎?這就是大師「人生三百歲」最具體的詮釋。
當今台灣社會,我們常常從電視或媒體報導,看到群眾遊行抗爭活動,向政府或公司要求減少工作時數或要求加薪,所有活動都在「索取」,和我們佛門成員一直在「施捨」不大相同。我想如果政府或公司也能多「施捨」,多關顧員工,苦民之苦,「民之所欲,長在吾心」,也許遊行抗爭活動也不會發生。如果人人以星雲大師的理念來反省檢視自己,要減少工作時數,是否已發揮了服務的極致嗎?要求加薪是否已有足夠的能力奉獻公司、政府了嗎?當然抗爭是民主社會人民的權益。但如人人所願「一切靠我」的性格,或許就有不一樣的思考方式。誠如美國故總統甘迺迪說:「不問國家能為我做什麼?問我能為國家做什麼?」當我們思考:「我能為國家社會做什麼」時,境界就高遠寬廣了,我們不一定要當公職人員或民意代表,才能為民眾服務、奉獻國家社會,只要我們心甘情願做位農夫、小販、清潔工等平凡人,這些平凡的工作,如能盡心盡力做好自己崗位上的工作,就是令人敬佩的不平凡,就是高尚的服務,就是對國家社會的奉獻。倘若我們都能多一點奉獻,少一份爭奪,吾人的生活也許會快樂些,社會也會顯得平安和諧。我認為每種有意義的工作,只要對別人有價值、對國家有貢獻都是值得尊重的,都應該負責而盡力去做好。我發願也要養成「佛教靠我」的性格,為佛教、國家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