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的朋友碗青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學敏。
點閱率:1,520

中國茶,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品茗,則須以禮規範各個細節,從選茶開始,茶葉、茶水、火侯、茶具、到品茶的環境氛圍、乃至飲者涵養、情緒等等,都要十分講究,方能揉合成一種獨特的意境之美。中國瓷,更是品藝超絕、名揚國際,外國人甚至以「China」作為瓷器的代名詞。特別是青花瓷,最受宮廷貴族們青睞。中國清代青花瓷器曾在2001年法國一場公開拍賣會,創下成交額二千二百四十萬馬克的空前紀錄,這批拍賣物件正是道光二年(1822年1月)南海沉船泰興號,於1999年5月被英國人邁克‧哈徹打撈出水的德化窯青花。
青花瓷的主要釉料是碗青,也稱青料或鈷料,是一種含有氧化鈷、二氧化錳及其他氧化物的複合礦石,高溫燒製瓷器,那青花的藍,主要就是鈷起的作用。
碗青是十分珍貴釉料,金門這一方寶地竟有著豐富又優質的碗青礦藏。《金門縣志》記載:「碗青:生金門地中,平林、後湖等鄉多有之,居民穴地採取,用以染畫瓷器。大如碗,小如彈,佳者百斤值銀數十兩,下者數兩……。」真可謂碗青賽黃金喲!
金門碗青的開採可遠溯及中國明朝,至今已經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了,中國明清時代的三大官窯之中,以燒製青花瓷器著名的江西景德鎮與福建德化窯,即大量採用金門所產的碗青,足見碗青在當時曾經有過一段多麼風光的歷史。
我不懂為甚麼金門碗青的品質特別優秀,連官窯都非得找上金門碗青,以燒製出最優質的御用青花瓷器?為此,我向一位金門籍的地質學家請教,感謝他熱情並專業地為我解說:五十萬年前,中國的九龍江上游蘊含著鈷、鐵、錳、鎳……等豐富礦藏,隨風化雨蝕順流而下,自西北往東南入海,流經當時還在海底下,現在名為金門的地區,因流速減緩,礦物隨著石英砂、高嶺土沉積下來,碗青,便在這孔隙大並富含清淨水質的石英砂層與粘性高、隔水性強的高嶺土夾層當中,緩緩孕育生成。一萬年前,金門島浮出海面,這條隱藏在地底的古河道,默默陪伴著全世界最優質的碗青,譜寫出她們數百年來鮮艷而動人的生命故事。
1940年代,中國對日八年抗戰期間,日軍一佔領金門,隨即派遣地質學家探勘地下礦床,偵察到碗青,這種西方地質學家從未發現過的珍貴礦石,日本地質學家便將之命名為「無須土」,碗青也因此又多了一個新的名字。傳說中,碗青是很有靈性的寶礦,當日本人即將對無須土大肆開挖的消息傳出來的那一晚,碗青家族一致決意不被外來民族俘擄,便相約拚死往更深、更深的地裡頭鑽,更誇張的說,全金門島的碗青就在那一夜之間全數消聲匿跡,讓日本人挖不到他們所覬覦的珍貴礦產。呵!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傳說,它讓我感覺到碗青不但靈秀,更充滿高度的民族意識呢!
今晚,為表達對碗青的愛慕與敬意,我以一隻歐陸中國風的青花瓷茶盞,沏上一杯清香的花茶,凝視著杯身描繪這一對交叉的西洋劍圖騰,悠悠然泛著碗青飽滿溫潤的藍光,清麗而不媚俗,我靜靜欣賞她內斂的丰采,心中揣想著,碗青曾經何等尊貴地在歐洲宮廷裡,綻放雍容大器的璀璨風華。我輕啜花茶的同時,為碗青獻上深情一吻,揚起臉,吐納芬芳,深深以她為榮。
這是一個奇特又美好的夜晚。我與碗青,就好像雷馬克某一部小說裡的男女主角一樣,各自以自己國度的語言交談,那原是彼此完全陌生的語言啊!然而,我們卻也互相都懂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