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太武山海印寺文化資產收集與傳承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清國。
點閱率:976

104年〈2015年〉10月3-4日兩天假金門大學圖資大樓陳開蓉國際會議廳,舉行「金門太武山海印寺暨東南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與者有東南亞各國的法師、學者廈門佛教會理事長則悟大和尚、上海師大副教授定源法師、馬來亞拉曼大學中文系主任杜忠全、新加坡大學教授勞悅強、前同安文化局長顏立水與台灣學者台灣大學教授周伯戡、中正大學教授顏尚文,文化局長呂坤和、副局長黃雅芬,地區文史工作者有郭哲民、黃振良、陳炳容等和聽眾百餘人,針對「金門太武山海印寺的文史」和「東南佛教的興起傳播」兩專題,發表了20篇論文,進行一場跨區域的國際學術會談,激盪出諸多值得再研討的論題,所以海印寺住持性海法師,在主持綜合座談會表示,這次會議,是太武山海印寺,建寺七百多年來的第一次,成效卓著,該寺將立即出版論文集,廣為保存留傳。非常感謝各界的贊助、各志工的服務,以及楊天厚、林麗寬博士夫婦的籌劃,才能激發出如此智慧的火花,新發現的問題,留待將來再舉辦第二、三次研討,希望大家繼續再研究新專論,把太武山海印寺與東南佛教的文史完整挖掘報導出來。
性海法師在主持開幕式致歡迎詞表示,海印寺原名太武巖寺,始建於宋度宗咸淳年間(西元1265-1274年),明萬曆八年及二十八年兩度重修,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但金門縣志記載很少,因此希望透過這次研討會,來網羅更多學者、專家共同研究海印寺的文史資料,希能拼奏出更完整的太武山海印寺文史資料。
性海法師膽敢舉辦這次頗富創見的國際研討會,贏得各列席貴賓金門縣長陳福海、中國佛教會副理事長心茂法師、台北市佛教會理事長明光大和尚、台南市大能精舍太武山海印寺副住持湛因法師、金門大學校長黃奇、立法委員楊應雄以及東南亞、台灣地區的學者林保堯等一致肯定讚揚。中國佛教會副理事長心茂法師讚揚說,台灣有百年歷史的寺廟,已經是很難得了,金門太武山海印寺為七百多年歷史的古剎,對於東南佛教的歷史傳承,有很大的貢獻。這兩天的研討會,也會為金門太武山海印寺留下很多寶貴的紀錄。
金門縣長陳福海肯定,海印寺是千百年的風水寶地,諺云:『海印寺興、金門就興;海印寺好、金門就好』。海印寺結合相關單位辦理這次學術研討會,透過研究,來豐富海印寺的文史以及金門佛教的發展,是非常具有歷史傳承的意義。海印寺是金門的宗教聖地,金門縣政府也朝以太武山海印寺規劃成佛教文化園區,統合區內的古蹟、歷史建物,賦予該寺文化、歷史、宗教、觀光的多重功能。
金門古稱浯島,位於福建南部九龍江口、廈門灣外,內捍漳廈,外制台澎,海洋戰略地位重要,歷史上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的美譽。金門鄉賢洪受著《滄海紀遺》,有多篇詩文描寫太武山,顯見時人對太武山的熱愛,其中〈詠太武山十二奇景〉,第一奇景即為海印巖,又名北太武山,海拔253公尺,為金門最高峰,與漳州龍海港尾的南太武山,隔海相望。洪 受文人詠海印巖奇景,以七言絕句詠嘆之:「上下波光迥不窮,翬飛太武印其中,龜毛免角三千界,老衲收來跨海東」。
當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江柏煒發表〈海山之間:金門海印寺的建築文化價值〉一文,稱古海印寺,沒有山門、只有蘸月池、拜亭、大殿、後殿與古石室。但接下來由楊天厚博士發表〈金門太武山海印寺裝置藝術試析〉時,卻介紹海印寺的山門、大雄寶殿等裝置藝術。讓筆者感覺到兩文的海印寺有斷層的現象,為了讓兩文連貫相呼應,我發言建議江教授可否補充增建山門以及後殿改建為大雄寶殿的改變?感謝江教授當場的允諾補充。
住持性海法師於95年整建海印寺鐘鼓樓,闢建山門,增建「哼、哈」二將與華表一對、建登寺階梯,使海印寺更顯雄偉。99年又將後殿重建成大雄寶殿,殿中增供奉一尊釋迦牟尼大佛,兩旁供奉漢白玉二十四諸天,其後樹立陳福海與歷任縣長等百人所書的「百壽墻」、並增建石雕佛亭、在「安心石」處左右,開闢書畫展示走廊,與文物陳列室。今後書畫展示走廊,建議請書畫家書詠海印寺詩詞與繪畫太武山十二奇景展示;文物陳列室,可採納金門大學曾逸仁教授的建議,向行政院文化部索取先總統 蔣公、 經國先生、嚴前副總統等名人,蒞臨太武山海印寺禮拜的老照片展出,也深具價值與意義。(作者:海印寺佛教弘法基金會董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