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週
光輝十月,普天同慶,到處國旗飄揚,主要是與「十月十日雙十節」有關吧!然而,至少是今年,我看到的,不只是這樣,彷彿還與大陸的「黃金週」脫不了關係呢!
一天在文具店裡,二位金大的學生在聊著要買什麼東西,我順著講話的腔調看了過去,然後是老闆娘和她們的交談,加上電視節目的話題「黃金週」,開啟了我心中對這三個字的第一印象,那學生說自己來自「江南」,一旁的同學笑著說她「虧大了」,因為大陸十月可以連放「十天」,而來到這裡只有「連續假」三天。
接著,我開始感受到了「人潮」,騎車經過平常會來的路,哇!對面走來人群,好大的陣仗啊!然後是「金門好行」─觀光公車的大排長龍,這下不同時出動兩輛車是不行了,而且我有種直覺,當我騎車要回家時,對面駛來的觀光公車讓我驚訝,我想是又去載下一波人馬了吧!在一些大賣場、藥妝人來人往,架上的貨是補了又補,想來營業額不知成長了多少倍吧!好特別的經驗,曾幾何時,自己的家鄉也成了如此多人造訪的地方,竟然有人在十字路口問我「請問有個大大的牌坊往哪個方向走?」我跟他們指了方向,他們向我道謝之後,我聽到男生對女生說「還好我們有問路」。
十月初的地區語文比賽,我在前往湊熱鬧的途中,驚見不少年輕學子從「救國團」那頭排著隊伍沿著拉繩走向「文化局」,我停了下來想一探究竟,原來是「兩岸成年禮」,學生們來到文化局大門前,在長桌上擺放的三個大白酒瓶上用毛筆簽上大名或寫上心聲,一旁的家人手中的相機則連忙捕捉鏡頭;然後是從金門日報上看到的,在體育館有「親子拼圖大賽」,想像那場面肯定是相當可觀,我在想,現在的金門湧進了多少外來人口呢?
我們,踏著例行的生活步驟,卻對周遭的變化感到好奇,好像我們也做過類似的事吧!兩岸開始「通」的初期,不少人是坐船去大陸的次數大過到台灣的次數吧!如今,眼看來金門的外來人口大幅成長,想來我們的觀光水平也要跟得上才行。好幾個週末,我們在用完晚餐後,會來到「後浦藝文十六特區」晃晃,當這裡有表演節目時,我們就停下腳步加入人群裡,不管是哪一項表演,在或多或少的人群中都可看到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有些是長住,有些是過客,但都在金門這個小島上留下足跡,本國人、外國人,相信這當中有人是深愛這塊土地的。
金門縣生存遊戲運動協會日前辦理「兩岸三地生存遊戲地區賽」,六、七十位戰士順利完成遊戲中的任務;晚上到金城用晚餐,飯後來到「總兵署」,嚇了一大跳,大門前廣場停了滿滿的機車,仔細一看,多的是「租」來的,不明實情的我只能猜想是「夜遊」或是「車隊遊」,因為不少人是在署裡署外,或是參加「夜遊後浦小鎮」的,但這數量也真是前所未見,隔天早上再往廣場方向看,已然恢復原有樣子,但不時在路上可見連續的車隊,這景況不同於之前看到的「自行車隊」,或一部部的遊覽車,顯然眼前的樣子已不是「黃金週」所能形容了,那是……「黃金月」嗎?也許是前來島上的人們各取其所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