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都市旁的草原
回到台北總忘不了那片草原的呼喚,抵達那幾天,天陰陰的,溫度二十來度,有時直逼三十度,高溫溼熱。氣象預報說,有一強烈颱風將來臨,還好,風勢頻頻遞減,幸運躲過風暴的肆虐,轉而帶來幾天細雨。到擎天崗那日,天候仍然陰沉,偶而陽光露臉卻叫人炙熱目眩,不過,涼風陣陣,倒也適合登山爬坡的。
環山小巴奔馳在逶迤的山道上,一路上一座座山峰巍峨矗立,有時雲層半遮掩著。小巴經過遊客服務中心,一旁小徑正是七星山登山口。車過鞍部,是大屯山的登山口。來到二子坪,這裡是面天山、向天山的登山起點。去年這時刻,這些或豪邁或高聳的山頭曾一一登臨,此刻遠觀山嶺,才發覺其氣勢巍然,望之高聳,想來不可思議。每處山頭留下些許回憶,尤以大屯山南峰印象最深刻,這裡沒有人工鋪設的台階,保留山道原始面貌,只靠一條粗繩索攀爬。那日,又值剛下過雨,山徑溼滑泥濘,可謂寸步難行進退維谷。
想起在山下候車時,一婦人與一南亞女子,原以為是同事關係,後來才知是婆媳。問我說:「上山賞花?」
我遲鈍了一下回說:「賞哪種花?」
「櫻花!」
「那不是二、三月嗎?」
「有兩百多株已經開花了!」
我不知道陽明山的櫻花季節可以這樣早,不過,車子所經之處,見不到任何花蹤。小巴盤旋於曲折蜿蜒的山路上,迎面所見盡是滿山滿谷綠意,深綠、淺綠、墨綠交雜,讓人怡然舒坦。相較於剛離開加拿大的遍地秋意楓紅,各異其趣。其實,北國的秋天不僅僅是楓樹變了顏色,有些樹種也變顏色,有的淡黃、焦黃,有的豔紅、深褐,顯現樹的另一種華麗絢爛。
擎天崗群山環繞,遠山俊秀,近處山頭被覆著芒草或樹叢,一個個毛茸茸山頭渾然天成相當迷人。山上氣候多變,時而山嵐雲霧迷濛,時而白雲冉冉飄過。山崗,昔日原是一大牧場放養牛隻,草原上,仍可見成群的黑色牛隻,有了牛隻的點綴整個草原上畫面生動了起來。去年就曾來訪數回,或從絹絲瀑布步道走來,或行走數小時自聖人瀑布來,就是喜歡草原那份舒坦遼闊的氛圍。
午後,天色又暗了下來,霧氣自四周逐漸湧上來,有些涼意。沒多久能見度越來越低,原來清晰的景物變得模糊了,最後,整個草原籠罩在灰濛濛的霧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