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豆腐的人生哲學

發布日期:
作者: 林金榮。
點閱率:1,845
字型大小:

金門依然存在幾家傳統豆腐作坊,豐富精彩的食味人生。
豆腐有君子之風,與人合群,宜葷宜素,可以豐盛,可以簡樸,是為大眾生活常用食品。它的行事風格近乎俠客,仗義又樂於助人,市井中一塊豆腐略大或稍小從無二價,不欺童叟婦孺,且願扶助老弱病殘,營養高及價格便宜特點,無分貧賤富貴者皆能平等待見,單純透白而出色卻不搶他人風采。
單食不失清香本色的豆腐,亦是平凡中的非凡物,平日為人處世,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恰如道德高尚,謙卑自牧,簡默寡言的隱者,是值得親近交往的良師益友。《菜根譚》一書說:「淡中知真味,常裏識英奇;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飛至人,至人只是常」,求學勵志的修身養性精神,有如做豆腐製程,全憑軟硬浸泡、推磨研漿、烈火燒煮、精心篩選和過濾去水等多道工序考驗,豆腐間充滿悶熱濕氣,是個辛苦的費心勞力活,讀書人一生孜孜不倦,在於學海無崖惟勤是岸哲理,符合古人「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志向。
高中赴台灣求學,為節省開銷,最常吃的是幾樣豆腐菜,不敢論及各種烹調美味作法,選擇的全是經濟拮据考量。幾個同鄉偶爾聚會,掏光口袋所有的零錢,到台北市公館川菜館前集合,吃頓米飯無限量供應的合菜客飯,從飢餓到飽食之間,香鹹麻辣的麻婆豆腐充當重要的角色,拚光了再來一盤,既來聯誼解鄉愁又餵足口腹之慾,幾個同齡人的回憶,至今仍視為津津樂道的人生快活事。幾年前到大陸四川成都,慕名前往當地著名的餐館,點了口碑道地的陳麻婆豆腐,品嘗之後才發現找不到舌間味蕾的對話,原來心中存放的還是年輕時的滋味,滿滿追尋的是彌補缺憾的心理作用。雖然同窗好友台灣籍太太聽完故事後,一再提醒說:「節儉是一種習慣,並非是一種美德」物質匱乏的童年,儲存的永遠是一種飢餓記憶,隨時驚恐戰亂再度降臨,會反映表現在對人對事的態度上,而且容易繼承上一代人的影響。
金門來的孩子,做人誠實但是嘴巴老是不甜,出社會率直個性,雖同豆腐有角,卻角角有尖,不經意中會傷人,引起同事說是「刀子嘴,豆腐心」的明白人,隨著歲月的增長,慢慢學習成長,逐漸收斂火候,以慈悲關懷代替批評責難,尊崇「佛心」與「豆腐心」的方正綿柔,放寬了心也享受人生豁達的深度。
食物中有百味的人生道理,中年況味,還是回到最鍾愛清清白白的豆腐心,健康和愉悅的簡樸生活,勝於一切的擁有和世俗的牽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