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修繕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1,241

要人命的天災,住家四樓鐵皮屋的屋頂,在歷經強颱肆虐後,近日終於修復完成。
自從莫蘭蒂颱風帶來災情,造成不少房屋傾倒,就連頂上加蓋的鐵皮屋也遭殃,因此鐵工難尋。拜鄰居之賜,她修屋,我修頂,同時進行修繕。然而與鐵工簽修繕合約時,我以不擾鄰為原則,寧可多付費,也不踩他人的地界,以免造成鄰人的困擾。
與我相隔多間的鄰居同日動工,師傅為求施作方便,第一天在鄰居家動工後,順勢由其他家水泥屋頂進入我家,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幾棟相連的鄰居無人有意見,倒是紛紛關心受災的狀況,甚至有人關心地說,如果手頭不便,可先周轉調度。當然做任何事,自己本身有多少能力才敢做多少事情,對於好心的鄰居,還是感恩在心田,因為這個現實的社會,往往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鄰人之間互動的心意豈能忘記!
以一般的規範,簽合約時即先告知,按先來後到,鄰居先完工、再施作我家,但師傅有其考量,決定兩家同時動工。首日,由鄰居家進入我家,對方難免有微詞,而次日,鄰居不得其門而入,我同意師傅從我家已覆蓋好的鐵皮屋頂鑽進鑽出、方便施作對方的處所,如此相互方便、兩不相欠,也求一個圓滿。
完成一事,尚有一樁,這屬於難剃頭的老家,強颱下、殘破不堪的斜屋頂早有村民PO上網,儘管政府有補助,但最高額度一萬元,如今尚在審核中。地區某些建商遇此情況,加減補貼與修復,讓受災戶損失減到最低,而我們村中的幾戶人家則要自己買單,如今瓦片必須全拆,他人找人估價雙併價碼二十幾萬,以前建商有待商榷的施工,其前車之鑑,豈能再重蹈覆轍,所謂貨比三家不吃虧,我另覓其他營造公司估價,只要十幾萬,相當於一戶分攤七萬五千元,這天壤之別的價差,當機立斷由第二家建商承包。
興建六年的屋子,逐層查看,均有裂痕。而量斜屋頂的尺寸,順道巡視佛廳,整間神明廳龜裂得離譜,沒有其他法門,只有花錢處理。再看佛廳須留的尺寸,不宜的「桶盤廳」,竟然出現在眼前,除不可思議,亦只得花錢消災,作一個妥善的修改。
與叔嬸共議,經其同意、同時更換屋瓦,雖屬雙併住宅,但從我家進出,拆下的碎瓦片亦統一堆積我處,如此施工方便,亦不影響叔嬸環境,可謂功德圓滿。
島嶼之小,非親即友,不是每一代都蓋得起房子,建商的能力和信用,是首要考量的基準,往往基於同鄉的關係,有話不好意思說,只能任其施工,但吃虧的則是自己。這棟好窄的豪宅,六年前已花了三百多萬,如今瑕疵一一浮現,已剝了好幾層皮,也花掉好多積蓄,未來不知還有什麼問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