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vs.改變
當我們不再能改變一個情況時,我們的挑戰是改變自己。──維克多‧弗蘭克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鏡,但影響更大的是,政治學的教科書可能改寫。在美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裡,選出一個狂人、素人做為全世界最有權勢的領袖,或許是件早晚的事,但還是發生得太快,快得顛覆了許多人的想像。看看世界,想想自己,或許我們也正在改變。
改變一,不再信任傳統政治人物。川普的當選,相當程度代表了選民不再相信政治人物的華麗承諾,寧願去選擇一個他領域卓有績效的菁英。政治人物總是告訴我們,要帶領人民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但結果通常是「真心換絕情」,但他甚至會無恥的告訴你:「選舉支票不一定要兌現」。但,有誰會願意當一個被一騙再騙的呆子?存疑、不信任、睹爛、反彈都是正常的,甚至寧願將未來交給一個言之夸夸的政治素人。顯然,這樣的行為是危險的,但選民顯然更加厭惡被當成「籌碼」的自己。
改變二,傳統媒體已然勢微。此回美國大選,希拉蕊幾乎贏得了所有媒體、名人的加持;狂妄如川普,甚至連自家黨內同志都不挺,避之如瘟疫,但川普依舊贏了;他對傳統媒體的力量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並認定傳統媒體與政治人物沆瀣一氣,甚至是被綁架了,這與傳認知美國大選候選人贏了電視辯論會就拿到半壁江山的結論大相逕庭,更改寫了政治學和大眾傳播理論中「沉默的螺旋」的定義。聲音小的不再只是跟隨者,他也可以是決定者與關鍵力量,經由當下的社群媒體整合後,所謂社會將用孤立的方式來威脅那些與大多數人不一致的人,對孤立的恐懼不可抗拒,或是公眾的行為會受到民意評估的影響,或都已產生質變與量變。
改變三,摒棄糖衣包裝,相信赤裸真相。川普的語言是狂妄的,川普的政見是瘋狂的,從頭到尾、從內到外,他的政治能力、素養都遠不如希拉蕊,他唯一贏的,只有希望,他讓選民相信,選擇他將獲得更多的保障與希望。有人將這種現象解釋為保守勢力抬頭;選民寧願領導者花更多的心思關注他們的生活,而不是國家至上的利益與折衝。這樣的結果,在美國這種大國、強國是不可思議與極度危險的;因為美國利益通常代表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甚或挑動更大的局布或全面衝突。這般赤裸裸的真相是殘酷的,卻是受到普羅大眾歡迎的,而所謂「公平正義」、「世界警察」的糖衣,遠不如撐飽肚皮來得實際。
改變四,不服膺權威,只相信自己。美國選民相信川普嗎?顯然未必;他們支持川普只是不願被傳統政客綁架,川普至少會帶來改變,雖然沒把握改變的結果一定為好,但至少是個契機。川普是不是救命的稻草,當然有賴時間驗證,但顯然的,選民已經唾棄花言巧語,寧願相信更貼近民意的強者、狂人,可以帶領自己過上腳踏實地的人生。
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時,就會試著改變自己。就結果論,川普依舊輸了希拉蕊兩佰多萬票,川普或許只贏在美國的選舉制度,但川普帶來的改變是不可逆的,尤其是當人民不信任政府的時刻,或許這也足以給專擅「烽火內政」的蔡政府一絲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