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人生若只如初見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學敏。
點閱率:1,228
字型大小:

年少時賞讀古典詩詞,最喜納蘭性德作品(納蘭性德字容若,1655-1685,是康熙時代權傾朝野的相國納蘭明珠之子),尤其鍾愛他《飲水詞》裡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兩句傳世名句。羨慕納蘭性德有一顆純然的心、一雙明淨的眼,感佩其情感不染世俗,真摯動人;胸臆中有著絲絲縷縷細膩幽轉的情思,總能娓娓道出教人心有戚戚焉的感性共鳴。他說得真好,一語道盡人與人之間初識最美的真諦,特別是兩性之間的初次相識,無論是霎時的怦然心動,抑或是最教人銷魂的秋波頻送、脈脈含情,似有還無的情愫流盪;猶有更甚者,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粉身碎骨也要與他(她)揉成一塊兒,化入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渾沌之中。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此詞題為模仿古代的決絕詞,納蘭性德巧妙用典,以漢成帝妃班婕妤破題,因趙飛燕之妒恨,讒害她入了冷宮,而發出幽幽哀嘆,教人愁緒淡起、黯然神傷;第二段引唐玄宗身為一國之君,卻無力保護她的寵妃楊玉環,讓她在馬嵬坡香銷玉殞,其泣訴淒婉之音,悠悠不絕。單就詞句字面上意思解讀,〈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當被歸納為閨怨詩詞之列無疑,然而,深究其題旨,見「柬友」二字,許多品評家推測此詞,應屬移情假托之作,納蘭性德借閨怨情境,表達女子遭逢薄倖郎背棄之苦,實則是納蘭性德為安慰其男性友人因愛侶離去,難忍悲切情傷的勸慰詞吧?他委婉奉勸友人,紅塵之中,情感之事,古今皆然;或有背信忘約者因為不可逆的環境所逼迫,才無可奈何地做了負心人;或者,那個背約離棄者的內心,更有著無法對人言說、大不得已的苦衷也未可知,甚或其心靈深處承載的壓力與傷害,比起那遭人捐棄的受害者,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呢!這是人性更深層的公案,不容易說出個道理的理呀!
納蘭性德的一生,雖僅短短三十年,卻留下不凡的詞作品三百餘闕,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觀其文字風格,清新雋秀,哀感頑艷,有南唐後主遺風。王國維於《人間詞話》中給予至高的評價:「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當時坊間傳唱著「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果不虛傳。
納蘭的心事?是否正在於人生未能如初見呢?這世間,始愛終恨者,比比皆是,先戀後棄者,更是不乏其人,男女之間如此,朋友相交亦然。此刻,揣想著納蘭心裡應是鍾情於永如初見的吧?這世上,沒有誰會和自己不喜歡的人做朋友;誰和誰初逢乍識,莫不是互相傾慕、彼此欣賞,方能進而結為好友;既結為好友,更以真心誠意相待,獻上豪情義氣相挺,期待著綻放堅貞的友誼之花,誠可喜也。
歲末,是檢視一年來自己待人接物、所言所行的重要時刻,自問:與人交,可如初見?身邊忽然冒出一條人影,點頭如搗蒜,口裡唸唸有詞:「如初見,如初見,只能如初見,不如初見就討厭!」
呵!這人演的是哪一齣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