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閒話機器人

發布日期:
作者: 邱英美。
點閱率:874

談機器人,照說怎麼樣也輪不到我這個文學院的人來說。
偶然與一位科學人聊到機器人,他說人工智慧早已超過人類的智慧了,人機圍棋大賽,南韓九段圍棋高手不就輸給了Google「阿爾法圍棋」機器人?
「那又如何?只要能量化、數據化的,都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那是物理性,不是人性。」我自忖這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機器人既然由人類創造,所有行為表現應該都是被動式學習的結果。雖然目前許多工作已被機器人取代,未來失業風險倍增,但畢竟受影響的仍限於勞動力產業。
「那可不盡然。你不覺得現代人與科技網路、機器設備已呈共生狀態,幾乎可稱之為半生物半物理的物種了;反之電腦或人工智慧的發展卻越來越人性化。」朋友說拜3D列印以及神經元網絡快速發展之賜,機器人不僅在效能上早就勝過人類,機器人也具備越來越多的人性了。它們已經開始自己學習、自己思考,能夠評估環境、自我調節,許多科學家都曾預言,人工智慧將在不久的將來超越人類智慧。
 「相信嗎?有一天機器人也會寫詩喔!」朋友似乎在警告我們的飯碗即將不保。我記起不久前有人傳來一個作詩網站,只要輸入人名或任何一段文字,按下鍵盤,一首藏頭詩立即跳出銀幕,不過怎麼讀都像是拼湊出來的,韻味盡失;就好像以姓名學命名,天地人格這麼算下來,每個人的名字拆開來有意義,合起來則只是國字的組合,一看便知道是統計演算的結果。「機器人能寫出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意境嗎?機器人能領悟六祖慧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嗎?」我聽到自己的靈魂深處在發聲。
 機器人再聰明,依舊沒有靈魂,如何能在藝術、文化、哲學方面,趕上人類的成就呢?即便機器人懂得累積經驗和教訓,甚至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的抽象思考和自我創造,但許多超越科學的,屬於精神底層的,譬如第六感、心電感應、靜坐、靈修,它們通通與智商毫無關係,也沒有標準答案,再高明的程式設計師怕也徒呼負負吧!
 不過,人類過度依賴技術、機器,漸漸少了靈性,則也是不爭的事實。隨著e世代的來臨,人們置身於各種電子數位科技產品之中,網際網路、智慧手機、電子商務、虛擬實境…,幾乎滿足了我們的生活所需,難怪未來學家直指人工智慧將在2045年超越人類所擁有的能力,這是一股不可逆的趨勢。有識之士因此開始憂心,未來高度發展的科技,有一天是否會回過頭來吞噬人們原來保有的一切?下一世代的人類,究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思維和能力,來面對如此巨大的挑戰呢?我的答案是:「做一個有創意的哲學家。」
 創意來自直覺和靈感,可以天馬行空,可以跳出所有人工智慧的決策選定;而哲學思辨、情理思考的能力,肯定也將成為機器人的腦力死角;此外,好奇心、想像力、批判性、熱情、潛力….等等,人類還有許多的絕招可出呢!
 人腦、電腦大戰,你準備好了沒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