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於時光深處書寫一座島

發布日期:
作者: 蔡其祥。
點閱率:2,345

這麼多年來,家鄉、故土、親友一直支持我接受各種各樣的打擊與磨難,一想起這些,我就充滿感激與謙遜,浯島的人事物讓我愉悅和堅強,沒有這一切,我就不能成為現在的我。
站在這片土地,感受到空曠、恬靜、艱韌,我臉上蕩漾開微笑,站著站著,有一些滋味飄散出來,如花瓣隨風,氣息的芳香直抵我心深處。金門家鄉這片土地是寬厚的、是沉默的,我想用文字撥開塵土,讓沉睡的事物重見天日,文字讓記憶復活,借由文字讓那些不可再現的事物再次出現。
105年我寫了〈這井既有如此寒涼又有如此暖意〉獲得第十三屆金門浯島文學獎散文優等獎,為養育我的地方找到了文學的定位。我通過文字實現對金門的再認識,外來的影響不斷刺激著我的思維,激起一些我沉睡的記憶,書寫日常的小歷史、獨特的人性體驗與歷史記錄的多元,藉由普通人的小命運,窺探金門的大風貌。
我有好多記憶的底色,憑著這些底色,我試圖用一顆寬柔的心靈與溫潤的筆觸,去呈現浯島的故事。這些記憶都是大地無聲的語言和無形的文字,我們的語言和文字也是大地的一部分,在大地上生長,葳蕤、繁衍、延續……,除非通過口耳相傳和文筆記錄,不然最終都會回到大地的深處,變回大地的一部分,悄然靜默,永遠不為人知。
浯島記得每一個在這片土地上存在的人事物,衰朽有時,繁榮有時,但從未停止向前,確實地過著日子,積累著情感,我也希望記述腳下每吋土地所潛藏的一切。
日復一日迎來流逝的時間,在世界流轉,重歸故鄉,回望過往,我真實感受到金門在我生命中充滿了意義。我處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對自己的視野保持足夠的警覺,意識到故鄉與異鄉的生活出現斷裂,於是,開始回望它、縫合它。在接受一種新文化的同時,我還要努力保留原鄉文化的臍帶,在兩種相互融合的資源,打通地域界限,獲取生命的滋養,然後用文字糅合完整的自我。
在遙遠的異鄉,有關金門的記憶回來了,浯島就是我朝思慕想的歸依,包容我的一切,於是創作出〈在我和世界之間有一座島〉,獲得106年金門浯島文學獎散文首獎,對我而言,一個前水頭村,就是一個世界;一個金門離島,就是一個宇宙。
頒獎致詞時,我說:「我對浯島一往情深,故事從這裡開始,我會一直寫下去,我要將所有記得的故事說出來。」我一直告訴自己,散文寫作過程就是對家鄉事物的真實和本質,從各個角落的煙火氣裡,挖掘打撈世態人情,描摹觀察著生活的底蘊,一再磨礪,就像一隻大鵬鳥活在歲月的石頭當中,經由筆觸的雕刻,才能把這隻大鵬鳥釋放出來,自由遨翔。
浯島在我生命中刻下深淺的印記,我之所以為我,流動或不動皆不成限制,大部分將被流光的潮汐消磨,但總有些能歷久彌新,帶著這些印記與世界交流,我在各式各樣的氣流中旋轉,將一連串的遭遇與境況聯結,在生命中延伸,創造屬於自我的質感與光澤。
從今往後,我願緩慢地、感性地敘述,與時俱進地表達浯島生活的新舊交替,以及歷史感地書寫當下的矛盾和困境,讓文學顯現出被拉長的紋理感,讓文字體現浯島的一切。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