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後浦城隍巡境的歷史有多久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維民。
點閱率:2,183

後浦迎城隍是一件不容忽略的大事,即使在日據時代,僑匯斷絕,生活艱困,仍不忘迎城隍的舉辦,迎城隍在後浦是根深蒂固的,至於迎城隍的歷史到底有多長久?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現今廟方管理委員會是以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總兵陳龍遷治後浦算起,因此距今已有338年的歷史了,可謂淵源已久。
但到底後浦迎城隍的歷史有多久是一件值得探究的事,因為在文獻記載上是乏明確的紀錄,根據現今留存在新城隍廟(民國83年重建,不見木式。)內殿壁間的一方「重建城隍廟記」碑文字:「今之城隍廟廢於勝國遷移之時,迄今僅傳故跡,尋其坐向基址敗瓦零石,已無復存之者,辛未歲,矛山文公由閩安都閫署金左府,鄉之衿耆慫恿之,而文公亦以桑梓之建立為己任,遂請會於提政憲分縣主并貼書於外任方面者,計捐銀千參佰餘員,其各鄉諸善信等勸捐計捌佰餘員,爰延堪輿,召工師聚木石,修畚挶,即於是歲拾月興工,迄癸酉肆月落成」。
此一碑文點出了清嘉慶年間重建的城隍廟一些歷史典故,比如重建的年代、重建的主事者、重建的經費、落成的年代,尤其點出城隍廟的前身。
細讀之,所謂「今之城隍廟廢於勝國遷移之時。」,即是在說後浦早在清朝之前,就已經有城隍廟了,只是廢於「勝國遷移之時」,所謂「勝國遷移之時」,意指清康熙二年(西元1663年),清廷在閩粵厲行遷界令,毀城墮屋,使得後浦原有的城隍廟也難逃一劫之意,於是才會有「迄今僅傳故跡。尋其坐向基址,敗瓦零石,已無復存之者。」,直到清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因為文應舉署理金門中軍左營遊擊,才在「鄉之衿耆慫恿之,而文公亦以桑梓之建立為己任」,乃「爰延堪輿,召工師聚木石,修畚挶,即於是歲拾月興工,迄癸酉肆月落成」之舉。
文應舉署理金門鎮左營遊擊,是在嘉慶十六年十月,「遂請會於提政憲分縣主并貼書於外任方面者,計捐銀千參佰餘員,其各鄉諸善信等勸捐計捌佰餘員」,募集了建廟資金,並「即於是歲拾月興工,迄癸酉肆月落成」,也就是說清嘉慶年間的城隍廟,是歷經一年九個月的工程,到了嘉慶十八年(西元1813年)四月,才又以嶄新的姿態佇立在「敗瓦零石」的地面上。
據此推估康熙二年至嘉慶十八年,從西元1663-1813年,這漫長的150年歲月,後浦城是沒有城隍廟的。
陳龍總兵是從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任金門總兵,先駐地「金門城」,後在康熙二十一年(西元1682年)移駐後浦「叢青軒」。
根據清康熙二十六年(西元1687年)豎立的《清總兵陳龍功德紀》碑載,陳龍治理的金門:「島之婦子嬉於室,島之苗黍芄於郊,蜃煙晝靜,里門夜開。」又載陳龍重視儒教:「以此邦夙敦詩禮,立書院,延里中士黃君顥為諸生師,安攘並施,教養兼事,豈不偉歟。」,可知陳龍曾在後浦是有「立書院,延里中士黃君顥為諸生師。」,但未記有建造城隍廟,因此要說有從金門城移城隍香火至後浦之說是不合理的。
又據《許氏族譜》記載,陳龍是於「丙子春(康熙三十五年)卒於署」,可知陳龍從康熙十九年到康熙三十五年,一直擔任金門總兵,前後長達十有七年,算是一位得有名聲的好官。
在清朝,地方上的父母官因應民間信仰,建造城隍廟算是一件大事,但從碑文的記載可知,一直到距陳龍遷治後浦之後的132年,也就是清嘉慶十八年四月,左營遊擊文應舉才在後浦城重建了城隍廟。
因此今天我們計算後浦城隍爺巡境的歷史,若從陳龍遷治作為起點,是將信將疑的。此外年度以農曆四月十二作為迎城隍的廟會日子,始由何來?亦是一個待追尋的日子,前面碑文提及:「迄癸酉肆月落成」,這個落成的四月,與今天年度在四月舉辦的巡境紀念活動,是否有所關聯,亦值得探討。
總之,一個廟會活動能持續幾百年,數代子子孫孫樂於操辦,自然是一項值得珍惜的歷史資產,我從小到大,熱中參與四月十二迎城隍的活動,想要從信史的角度,做一個探討,有待方家共同來釋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