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漫談浯島

發布日期:
作者: 牧羊女。
點閱率:3,757

早年生活貧瘠飲食談不上樣式,然而不管是南風天濕悶或北風颯寒,總有屬於我們的食物,上蒼給的環境再差,自有餵養百姓方式。
浯島四面環海,以沿海生物為生,再加上幾千栽薄田,飲食實屬簡單,回眸省思,所有食材雖不昂貴卻是無比新鮮。後來離開島嶼,他鄉吃食比不上兒時所食的純天然。父母生前,我佔小女兒位置,總是嘴甜討他們歡喜,動不動就哄哄他們把我生的真好,腦袋也好,長的也可以,都是得至真傳啦。父母也需要被讚美,他倆每回笑呵呵說:我也這麼認為。明知自身資質樣貌普通,是吃了魚、蝦、螃蟹、海蚵,山產地瓜、高粱、小麥,因為新鮮營養,不是什麼大菜,卻是我們成長最好的養分。
其中以蚵仔變化最多,蚵煮豆腐、豆豉,煮鹹一點配地瓜稀飯。高檔一點煮蚵仔麵線,頂極是蚵仔煎,最後是曬成蚵乾日後煮高麗菜蚵乾飯。
生鮮蚵仔、地瓜粉、芹菜、蒜苗、蛋……大約這幾樣就可煎一盤香噴噴,叫人垂涎的美食;有一說金門女子只要小時候經常吃蚵仔,身材上圍都可觀,有一回詩人古月對我們幾位金門女子說據她觀察應該是真的。算是飲食外傳。
地瓜做法也多,鑪蕃薯籤、或薄片、或切塊,地瓜鑪細加塊加籤自己一族煮成一鍋,也是挺好吃的。其中以製作地瓜粉最辛苦,冬天寒風凜冽,母親及嫂子地瓜削好鑪成細小籤,然後擠乾再曬其汁,曬乾的地瓜粉便是與蚵仔相配的極品,可嫂子的手都裂了。
紅粿在母島是極為重要,通常準備好材料:模子、蒸籠、大黃槿葉及一坨事先發酵好的粿婆……,母親指揮嫂子、姊姊們圍繞圓桌,一起做粿,有說有笑,和樂融融,做紅粿表示幸福、圓滿,空氣中瀰漫著濃濃人情味,細數那一家親友當年不能做紅粿(一年內家裡有辦過喪事者),母親囑咐多備一份送過去,有些時候居住他村的親戚,須派專人送幾個紅粿聊表心意。
土豆,鄰居榨油廠以土豆為主、黑芝麻為輔,日日飄著超級香氣,迷惑著左右鄰居。我們終生迷戀著煮熟曬乾的土豆,藏在某個角落甕裡,等於藏了一甕幸福。離鄉背井的遊子,聚在一起剝幾顆家鄉花生,一顆接一顆,每一顆都是思念。之後的貢糖大量生產就是後話了。
金門美食如何介紹?海外女作家群對金門友善,喜歡探索金門美食,作家洪玉芬要我介紹,想了想,只能簡扼略舉:
高粱酒,近幾年世界白酒比賽都拿冠軍,打敗茅台等名酒,身為忠誠島民,永遠效忠,有喝酒場合必誇大只會喝高粱。
金門蚵仔煎像一部燴炙人口的長篇小說。百讀不厭。
紅粿如明媒正娶的媳婦。正式場合必有她。
蚵仔麵線像初戀。郎有情妹有意。
貢糖花生酥是情人熱戀中加溫甜點。
帶殼土豆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恆久戀情。
成功鍋貼似新婚燕爾小夫妻。餡與皮緊密包在一起。
牛肉乾是外遇的小三。原味辣味盡是滋味。
一票文友看了莫不對金門充滿嚮往,想一償宿願~來趟美食之旅。
以上列舉美食小部分,無法一一羅列。
農業社會質樸的習俗,小村落左鄰右舍相互呼應,婚、喪、喜、慶串連莊頭莊尾的情誼,彰顯彼此的關懷,因此;通常的飲食才是遊子最深的懷念。
記得我在在某篇文章開頭:所有鄉愁都從飲食開始。而人與人的連繫往往在飯桌舖展,加上58度高粱,酣暢啊。因此大餐、小聚餐盡是情誼,人生如美食,酸甜苦辣任你品嘗。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