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偶拾
我喜歡收藏古物,在收藏的過程當中,一向,我喜歡到永和福和橋的地攤去踅摸尋寶,而如今蚤市的攤商多所怨嘆,說是古物越來越少,我亦有同感,比之十幾年前,在福和橋下經常可以輕易地在地攤上買到一整本的老兵相簿,或是一綑綑高逸鴻落款的書畫,或是一對完整的搖鼓擔,或是一整張完整的檜木圓桌,或是一整套的老兵日記,能夠窺睹到老兵的軍旅生涯,讀到足跡曾到過金門那個村莊,一種既近又遙遠的感覺,十分牽動我的心情,而好久以來,在福和橋蚤市揀漏的快感,已然許久沒有了。
我搜尋古物,除了因為古物的藝術美感吸引我之外,偶然看到自己心儀已久的東西,突然納入我的眼簾,或是無意間從藏品中發掘到背後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就會雀躍不已,就是這些快感,驅使我每次到台北,就趕早,去蚤市一圈又一圈的逛,儘管失望的比如意的多,我還是樂此不疲。
我是一個小咖的過客,在跳蚤市場,總是會固定的去逛內場的幾家攤販,但驚豔的機會不多,反而在橋下的不固定攤位,偶而會拾掇到一兩件會心的收藏。
收藏有時好像是天注定的,有一天我到橋下去,在通道一攤看到一疊紙品,彎下腰去翻閱,攤主是位老翁,開口說這是西安事變張學良的秘書─苗劍秋的東西,誇說西安事變時,此人曾經打過老蔣的耳光,這樣的大膽犯逆故事,馬上成為吸引顧客的信息,我仔細一番,蓋有「新聞天地」雜誌(總號第1298期) 的封面影印本,以及苗氏和昔時駐日大使馬樹禮先生的合影照片和信箋一封,另外就是一疊11張的信箋卡紙墨寶,攤主說是有約買主要來交易,只是尚未見來人,就先擺攤,我問了價錢,徵求能否降價,一口咬死,我掛心黃雀在後,趕緊掏錢取物,回到家後,上網Google一番。
透過百度的查詢,知曉苗劍秋1902出生於遼寧省鐵嶺,青年時期曾赴日本第一高等學校及東京帝國大學留學,返國後參加了東北軍,是張學良副官兼機要秘書,1937年曾促使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後來為營救遭軟禁的張學良,與孫銘九、應德田兩人,號稱是東北軍「三劍客」,發動了「二二事變」,失敗後,在周恩來的安排下,化妝成商人,流亡到日本東京,1972年因為中日斷交,返台灣定居於台北市,1987年病逝於台北市立仁愛醫院,享壽85歲,這位與曾任日本首相的福田赳夫是東京大學的同學,從經歷上看,他真算是一位風雲歷史人物。
我喜歡的是他的墨寶,略舉數紙片句:胸闊每嫌宇宙窄,心熱長恨太陽寒。心熱嚴冬暖,意冷盛暑寒。小人好毀謗,庸人話家常,達人談理想。鈍舌情殷重,禿筆意深長。春日仁慈茂,夏雲勇毅姿,秋月智明象,冬雪聖潔風,四季皆我師也。耕心田、植心樹、開心花、結心果,心花無色美無邊,心果無形豐無量,心花心果,不知寒暑,四季皆春,整年旺秋。苗氏墨寶,所撰醒語充滿智慧與哲理,毛筆字跡,力透紙背,充滿正向力量,頗有鼓舞力道。
唯我讀到以下摘錄:當年抗戰睡獅雖然光復了台灣卻是失去了大陸,今朝滅共醒獅不但要奪還大陸而且要永保台灣,猜測是否這位曾經誇言打過老蔣的耳光,竟然在老蔣尚在世,還敢駐足台北,是否因為這樣的一種輸誠,因此選擇在中日斷交之際,返台定居,終老於斯,這樣的猜測,是我在收藏古物自尋樂趣之一。
我慶幸有緣得到此批紙本文物,不料一周後,我又再次到蚤市閒逛,又巧遇那位地攤老翁,再見數張苗氏信箋墨寶,我問詢了老翁此批墨寶出處,老翁答以出自苗劍秋的秘書溫增泉先生所有,溫先生現已90餘歲,仍健在,與他是朋友,是他所贈與的,只是為何流落到蚤市,就不是我願意去追索的了,巧妙的是,僅此數張信牋,分批兩次出售,相隔一周,竟然都為我收藏,直呼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