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活的節約
發布日期:
作者:
吉祥。
點閱率:1,286
「節約」、「簡樸」似乎是最近常談的話題,國家新行政團隊要求公務人員厲行簡樸公約,台省各地鬧水荒,政府也大聲疾呼「有水當思無水之苦」,大家多多節約用水。其實節約不只是口頭上喊喊的口號,而應該是平時的生活方式及習慣,否則喊破喉嚨也是白費力氣。
說起生活上的節約,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念及「撇步」,這都和生活習慣、經濟情況,甚至價值觀等等因素而有所差異;在富豪之家,可能一擲千金而面不改色,在貧困家庭,能有三餐溫飽,就已是心滿意足了。因此,對生活上的要求,人人不同調,也是極為正常的事,如果真正的要求到「連送花也免了」的地步,或是宴客如競標「併最低價」,似乎也大可不必,只要回歸到古老的一句話││「當用則用、當省則省」,把錢花在刀口上,自然就學會了簡樸、節約的生活習慣。
由一些生活的小細節,有時就可以看出人對生活的態度;有些人寄信件時,是用已經使用過的信封拆開再反折利用,真的做到連一張紙都要「物盡其用」的地步,談節約用水,如果有機會到烏坵住一天,看到接雨水、等運補的情況,相信以後用水就不會是「嘩啦嘩啦」的浪費,因為在那裡節約用水本就是一種生活習慣而不是口號。
其實中國人談節約、簡樸早已是「古有明訓」,且錄一段人人能詳的朱柏廬「朱子治家格言」共勉之││「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惟艱。宜未雨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簡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