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拔牙事件說起
發布日期:
作者:
亦憂。
點閱率:1,253
乍讀男童因蛀牙毛病求診,被醫生拔去十四顆牙,疑因手術不當造成昏迷的新聞,直覺有些離譜,究竟是什麼嚴重的蛀牙問題,需要一次拔掉口腔內近半數的牙齒?事實上,曾因蛀牙或其他口腔疾病求助於牙醫的人,應不難體會相關療程的痛苦與不便,而拔牙這種最迫不得已的終極破壞手段更是難以言喻的酷刑,只消拔去一、兩顆,便能教你元氣大傷,哀叫連連了,一口氣拔掉十幾顆牙,別說是稚齡小兒,換作是體格強健的大人,怕也很難吃得消。
牙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倚重、卻也常被疏於照顧的器官。除了咀嚼食物的實用功能,它也決定了一個人的門面,一口爛牙會讓人羞於啟齒,並因口中異味影響人際互動,但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擁有堅固耐用的牙齒遠比追求一口媲美明星的雪白貝齒更重要,也是大多數人求助於牙醫的目的吧?
看似堅硬的牙齒,其實是挺脆弱而需要細心保養呵護的。保養?不就是刷牙、漱口,保持清潔嗎?道理很簡單,實行起來是否徹底卻考驗著個人的耐心與恆心。如果清潔工作草率,刷刷兩下、吐嚕幾口就了事,又不節制地大啖甜食的話,想與蛀牙劃清界線恐非易事,終究落得牙疼頻頻、妨礙進食,找牙醫報到去也!
許多人視看牙醫為畏途,實在是這種眼睜睜看著發出刺耳且恐怖聲響的醫療器材在自己嘴裡又鑽又磨的酷刑,光用想的就不寒而慄了,更別說是親身體驗。而拔牙更是讓人萬分掙扎,稍有處理不當,失血事小,引發周邊組織感染或其他併發症可能危及生命才更教人擔心。楊小弟弟的慘痛經驗說明了牙齒治療不可不慎,牙科大夫們除確保器械衛生,更要心細手巧,減輕病患的心理負擔。當然,平日確實做好牙齒保健與口腔清潔才是根本,免於跟牙醫打交道,也就不必提心吊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