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的「聖米歇爾山」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傑。
點閱率:2,616
字型大小:

近日金門電子報有則簡略的報導,大意是說攝影社將於建功嶼附近舉辦活動且稱建功嶼為金門的「聖米歇爾山」。真是心有靈犀,充滿想像的譬喻。當下,我會心一笑,如此比喻確實令人讚賞。雖然,聖米歇爾山島要比建功嶼大得多;但兩者的外觀頗相似,尤其漲潮時,都是孤懸海上的島嶼。
聖米歇爾山(Mont Saint Michel)是法國西北地區布列塔尼外海的潮汐島,小島由花崗岩構成周長約九百米。最外圍是岩石砌成的堅固圍牆,內層村莊沿著山坡而建,有眾多的羅馬及哥德式建築。街道上,有商店、餐館及紀念品店,最頂端是聖米歇爾修道院及高聳的鐘樓尖塔。整個島嶼就像一顆倒立的陀螺,堅固的堡壘,氣勢壯觀雄渾,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我雖沒親自造訪聖米歇爾山,但多年前於網路上讀到有關這景點報導,印象極為深刻。
童年時,鄉人對於金門的「聖米歇爾山」有個不雅的稱呼,叫做痲瘋嶼。網路上曾看過一些說法,但真實性如何?不得而知。事實上,這裡有令人激賞的景觀,每當夕陽西下,紅橙、金黃、鉻紅、淺黃等色彩染遍天際,瑰麗無比。晚霞映照著附近海域,在烈嶼及大陸綿延山脈襯托下,景色令人迷戀。有時,落日又像一輪紅色大火球緩緩墜入對岸的南太武山,是另一種令人陶醉的畫面。其實,金門縣志上早對建功嶼有個美麗的稱呼,稱為董嶼,而這處美麗的落日亦為金門古八景之一,稱作「董嶼安流」。
作為一處觀光景點,近些年,建功嶼的內容越來越充實了。最先是島旁矗立一座巨大的鄭成功石材雕塑,像是這水域的一個路標。每次見到這塑像總讓我想起訪廈門時,船經鼓浪嶼,見到海上另一座鄭成功雕塑來。又小島與陸地之間鋪了一條石板路,有趣的是漲潮時路被海水淹沒,退潮時露出路面來,旅客才可通行。島的四周有不少蚵田,蚵農對於蚵田的維護及牡蠣的收成是艱辛的。芬蘭建築師兼地景藝術家馬可‧卡薩格蘭,在入口處,以鋼鐵金屬創作四尊高3公尺頭戴斗笠的「牡蠣人」,屹立石板路兩旁。這個創作除了融入附近的生態環境,也隱含對辛苦蚵農的致敬。
一回,我往延平郡王祠散步,正值退潮,信步登上建功嶼,這是我唯一一次登上這小島。島上軍營屋舍井然,碉堡、崗哨及房屋都塗著迷彩,周遭防禦工事有鐵絲網、垂掛的空金屬罐、黏插在岩石上的鋒利玻璃碎片等。雖然,沒有聖米歇爾山給人如銅牆鐵壁般堡壘的壯觀,但現代軍事的防禦據點一應俱全。離建功嶼不遠處有一廢棄約兩層樓高鋼筋水泥建的昔日衛兵哨。崗哨孤零零矗立於浯江溪口,與周遭溪流、沙灘上廢棄漁船、落日,形成一種蒼茫、孤絕的畫面,成了家鄉藝術工作者,畫畫、攝影取材的熱門地點。
這衛兵哨,讓我想起一些童年往事來。昔時,浯江溪尚未加蓋,溪流幾乎是我與一夥玩伴的遊戲場。在稱作「大橋頭」處,有一小小間土地公廟,可從這走入溪中。這裡有類似水閘的建築平台,溪水清澈,經常有婦人來浣衣。溪流中分佈著大小不一隆起的細沙洲,兩旁的水草長得茂密翠綠。水流潺潺不息,迤邐著沙洲流向大海。那時,浯江溪口還沒有如此茂盛的紅樹林,這裡的河床沙洲土質烏黑而黏膩,到處是彈塗魚及招潮蟹。我們一群玩伴經常腳踩在沁涼水中,捕捉溪流中的「江魚仔」。
有一回來到衛兵哨,崗哨前羅列著大小石頭。大夥正專注翻動石頭,捕捉躲藏石下的毛蟹,突然聽到崗哨荷槍的衛兵咆哮如雷大聲驅趕;不得已,我們才悻悻然離開。原來這些石頭是阿兵哥退潮時往陸上移動的墊腳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