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僑批何處尋? ?猁寫在「華僑歷史與華僑文化圖片展」前

發布日期:
作者: 陳益源。
點閱率:3,669

報載2022年5月1日,金門縣華僑協會、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將在金門華僑之家舉辦「華僑歷史與華僑文化圖片展」暨「南洋美食嘉年華」,內容精彩可期。
  我對於華僑圖片展中的主題之一「僑批文化」特別感興趣,雖然不知道主辦單位將如何呈現,但我猜現場應該看不到金門僑批原件,因為這是一項圖片展,而且金門僑批似乎也不多見。
  「僑批」,又稱「番批」、「銀批」,「批」者「信」也,所謂「僑批」乃專指海外華僑寄回國內家中的信件,兼有匯款的作用。2013年6月19日,「僑批檔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廣東、福建紛紛成立僑批檔案館,並陸續出版《潮汕僑批集成》(139冊)、《閩南僑批大全》(30冊)。遺憾的是,同為重要僑鄉的金門,雖亦存在大量僑批,但卻無蒐集典藏單位,更別說整理出版了(我迄今只看到唐蕙韻主編的《金門城邱家文書》公開了二、三封)。
  到金門旅遊的旅客,不難在水頭金水國小、得月樓、黃輝煌洋樓、僑鄉文化展示館及其他地方看到金門出洋客的故事,以及關於僑批的趣聞介紹,不過幾乎都看不到金門僑批的原件;觀眾也只能在劇情紀錄片《落番》當中,一睹金門瓊林陳悅女士託人回覆外孫劉添傳僑批(1958年11月29日)的片段影像。
  凡是僑鄉,就有出洋客,有出洋客就一定會有僑批和回批,陳長慶先生長篇小說《烏番叔》第一章就寫道去到印尼的烏番叔請人「幫忙寫一封平安信,並順信匯給春枝兩塊銀元做為生活費」,第二章也述及金門老家的春枝收到錢之後,請專門分送僑匯的「分批權仔」代回番批。這樣的描寫是非常寫實的,只可惜現實生活中以往這些金門僑批好像都消失無蹤了。
  有鑑於金門僑批的銷聲匿跡,我在承辦金門縣文化局「201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時,曾特地拜託泉州僑批專家黃清海先生撰寫一篇〈閩南僑批與金門學研究〉。他竭盡所能地將自己所找到的30枚金門僑批圖片(僅存批封),進行仔細的分類、整理,透過時間、地址、寄批人、收批人、批局章戳、匯款金額的分析,努力挖掘其中蘊含的珍貴歷史資訊。
  在看不到金門僑批內信的情況下,感謝黃清海仍費心地引用了二封泉州僑批,信中均提及金門。其一是1937年9月28日晉江東石郭章純寄給在馬來西亞太平兒子郭燕趁的回批,說:「金門被日軍所佔了,登岸捉十六七歲女子40外人,又于(抓)壯丁100外人,帶上戰船……」;其二是1938年5月2日沙撈越古晉劉甫盈寄給他泉州南安妻子李氏的僑批,說:「日本占咱金門,現今金門男女數百渡往夷邦覓利,所于(以)金門店頭一概用金門人……」。
  僑批乃私人家書,信中所陳,其真實性並不亞於各種歷史檔案,極具文獻價值,惜如黃清海所言:「或因戰爭關係,或因人為無意識,或因自然災害等因素所致,1949年之前金門僑批遺存的並不多」。最近陳成基甫於閩南師範大學通過博士論文《從僑鄉文獻看僑匯對金門原鄉經濟文化之影響》,他所掌握到的金門僑批原件甚至還不到十封。
  金門僑批何處尋?我於陳為學校長《浯江微瀾》出版前,即撰序期盼他能公開他大姑從新加坡寄給他四嬸婆的「僑批」,或者他念小學四、五年級時為四嬸婆回番信的內容。
  現在,在5月1日「華僑歷史與華僑文化圖片展」開展前,我特別想藉此呼籲金門各界應該致力蒐集典藏、整理出版金門僑批,我相信目前金門民間與海外金僑手上仍擁有大量僑批,亟需政府相關部門好好研擬辦法進行普查加以徵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