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芥子園畫譜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鼎仁。
點閱率:2,214
字型大小:

幾年前讀了兒媳的藏書《十二樓》,是明末清初李漁寫的章回體古典小說集,又名《覺世明言》。《十二樓》共十二卷,每卷各有一個故事,每個故事裏都有一座樓閣,人物命運和故事情節都與該樓有關。內容才子佳人,情節曲折,白話語言生動。李漁自署「覺世稗官」,清新流暢、輕鬆幽默,摹寫人情世態,細致入微。
李漁(1611-1680),號笠翁,後人常稱之蟹仙。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園林建築設計師,曾經評定四大奇書。祖籍浙江蘭溪縣(蘭谿市),生活在如皋、南京、杭州。康熙七年李漁興建「芥子園」,位於南京城東南秦淮區,周處讀書台西側。因其占地較小,不足三畝,芥子園雖小,而精雕細琢。李漁住在「芥子園」十年之久,期間開設書鋪,編刻圖籍,廣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李漁倡導生活美學,無論種植、營建、器玩、飲食、聲容,均頗有研究。尤其嗜食螃蟹如命,人稱「蟹仙」。出版著名的傳統繪畫教材《芥子園畫譜》,編者之一沈心友是李漁的女婿。
《芥子園畫譜》亦稱《芥子園畫傳》是一部中國傳統繪畫的經典課本。近現代的幾位畫壇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園畫譜》作為進修的範本。《芥子園畫譜》清代出版以來,不斷推陳出新,康熙年間的「王概本」、光緒年間的「巢勛本」皆為世人學畫必修之書。小時我家中常看的一本《芥子園畫譜》,畫頁單薄,殘破不全。只是常翻入眼,無師教導筆墨,難以入手,傳統的國畫概念卻深植心中,深掉窠臼,難逃束縛!讀大學時買一套華正書局67年出版《芥子園畫譜》。共四冊:第一集山水(出借遺缺)、第二集蘭竹梅菊、第三集花卉翎毛、第四集人物。這套書就是重印的《芥子園畫譜》,李笠翁女婿沈心友,家中原存李長蘅課圖山水畫稿,再請畫家王安節增編,康熙18年套版精刻成書。這便是《芥子園畫譜》第一集山水,把山水畫各種技法條分縷析,囊括樹譜、山石譜,並附臨古畫山水四十幅。
隨後,沈心友請杭州名家諸曦庵編畫「竹蘭譜」,王蘊庵編畫「梅菊譜」及「草蟲花鳥譜」,經過王安節、王宓草、王司直兄弟三人精編成:第二集蘭竹梅菊譜、第三集花卉翎毛譜(草蟲花鳥譜)。後來第四集人物,就以丹陽傳真畫家丁鶴洲編的「寫真秘訣一名傳真心領」雜湊「晚笑堂畫傳」等圖譜,假借《芥子園畫譜》名義刻版行世。中國畫的種類總算齊備,對繪畫的藝術教育更加齊全,對中國畫的愛好者,自學之道有最嘉的依循!《芥子園畫譜》施惠畫壇,育出代代名家,可謂功德無限。何鏞稱此書「足以名世,足以壽世」。
書中較為系統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及繪畫、品畫的基本技藝,深入淺出,明明瞭瞭,使初學者易領會、易臨摹。畫譜內容豐富,薈萃中國歷代名家名畫,提供模仿,為中國畫初學者最寶貴之畫譜寶鑑。故此畫譜問世三百多年,風行於畫壇,至今不衰。然而,徐悲鴻對《芥子園畫譜》大為不滿:「尤其是芥子園畫譜,害人不淺,模仿樣本,大家都依樣葫蘆,誰也不要再用自已的觀察能力,結果每況愈下,毫無生氣了。」中國畫一味的臨摹古人,因襲門戶技法,便使國畫步入死胡同,抑制創作力。
古人也注重寫生-「觀物之生」,把魚畫活在水中優游自如,不像西畫買條死魚擺盤中寫生,那是寫死,繪畫不必是物理的再現。徐悲鴻的訴求,繪畫藝術是獨創的,不是抄襲前人的!其實這套書我著墨臨寫並不多,繪畫藝術創作,並不需要一條訓練有素的狗,我追求水墨畫中的色相,稱為彩墨畫。境界的追求,追求畫中絢麗陽光、追求畫中空氣流通,把畫畫活,自然就「活色生香」,走上最高藝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