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沉默的表述─金門島民影像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林金榮。
點閱率:1,995
字型大小:

沉默的年代,影像無聲無息作了歷史的代言及見證。
1949年起,金門島開始因兩岸情勢緊張,長期實施戰地政務實驗體制。備戰軍管的生活狀態下,人民多數沉默寡言,照相機歸屬於高消費的管制物品,官方影像聚焦在政治宣傳,難得真實反映時代的民意心聲。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金馬地區立即宣布再度軍事戒嚴,縣長依然由軍方指派,維持軍政一元化管理。按照當年頒布的《金門地區空中交通出入境旅客攜帶品管制表》規定,照相機列為管制品,必須由縣政府統一申請核准予以進(出)口,同時攝影範圍內容如非許可不准拍照,必須遵守〈金門地區攝影管制注意事項〉的相關規定。反而解除報禁管制的台灣媒體百花齊放,新聞觸角紛紛延伸,關注到金門尚未解除的神秘軍事面紗,有較多元化的採訪報導面向,去探索不同體制下的戰地人文議題。
1992年金門正式解除戰地政務實驗,軍民分治。直到1998年前仍然實行《金門馬祖東沙南沙地區安全及輔導條例》。隨著軍管色彩退去,以及民間開放觀光的推展開來,因封閉而意外保存的舊有景觀,逐漸產生急劇變化與不斷消失的現象。
金門與廈門一水之隔,自古人民交通往來,視為便利的內海船渡路線。2001年開放金馬小三通,恢復停航52年的金廈航運,島嶼瞬間又成為觀察兩岸關係的政策試行點,再度像漂蕩的小船,接受不同政治風向影響逐波而流。
讀金門高中時,即開始接觸攝影,赴台灣求學後,投入新聞採訪與文化傳播工作,始終不能忘懷猶在軍事管制下的家鄉。幾次出入境通過器材管制和影片安全檢查,利用短暫的返鄉機會,爭取時間以影像、文字來記錄這片土地日常的歲月刻痕。初心動力完全是有感於影像存在的永恆意義,更是重要的地方文化資產理念使然,在台灣為金門家鄉發出不同的聲音,企圖改變金門人身處戰地前線的單一印象。
1995年從台灣回來首辦《浯土吾民》個人影展,同年返鄉定居,持續拍攝、書寫家鄉。1999年承接金門地瓜文化節之《匐匍前進四十年照片特展》項目,公開向社會大眾徵集老照片,尤其過往物資困乏的艱苦歲月,家人多數出外謀生的情況下,一些家庭合影照片,往往是逢年過節或特別紀念日子,期待齊聚一堂的相思念想,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有一段感人的家庭故事。另外一部分展示個人多年來累積拍攝的作品,希望以豐富的影像,回顧真實的社會人文環境寫照,架構近代金門人生活的共同記憶。
時間相隔又蹉跎了20年,今年整理挑選40年來拍攝金門的部分影像集結成冊,分城南臨海、斯土斯民、軍民一家、此岸‧彼岸等四個單元,呈現不同時期人民與土地的緊密關係,以及歲月流轉的歷史風貌。
遲來的影像表述,獻給無言、不爭的島嶼、島民。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