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你聽過「水巹仔」嗎?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邦祥。
點閱率:2,218

你聽過「水巹仔」嗎?你知道什麼是「水巹仔」嗎?你到過永春、傳記、津味、遠來興吃過廣東粥嗎?沒錯他們用來煮粥的器具,圓形鋁製的鍋子,有一個木製圓棍柄,我們金門把這種器具叫做「水巹仔」。
小時候我常常聽祖母說這個詞彙,但我一直找不到相對應的字,一直讀到《禮記》,才恍然大悟,這「
水巹仔」的外型,不就和瓠瓢的外型很相像嗎?那為什麼叫它「水巹仔」呢?讓我們一起細探如下:
所謂的「巹」,是古時行婚禮所用的酒杯。在《禮記.昏義》:「合巹而酳。」唐.孔穎達.正義:「巹謂半瓢,以一瓢分為兩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酳。」這一段的意思是「巹」是一種瓠瓜,講白一點就是單圓的葫蘆,它味苦不可食,俗稱「苦葫蘆」。意思就是說,將一個單圓葫蘆對剖而成瓢,夫婦各執一片瓢而飲,所以稱「合巹而飲」。這時分成兩半的葫蘆則以線連柄,象徵婚姻將兩人連為一體;所謂「共牢而食、合巹而飲」,蘊含夫婦一體的意思。
古人為什麼要用苦不可食的葫蘆來盛酒呢?《禮記‧昏義》說:「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也就是說,夫婦共飲後,就是正式進入婚姻了,所以夫妻之間,一定要同甘共苦,患難與共。而這樣的意味逐漸演變成後世婚禮上的「交杯酒」,但寓意有同甘共苦的部分,卻漸漸失去了。
唐朝之前,婚禮上的儀式「交杯酒」基本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唐代婚禮上除了繼續沿用古制外,還出現了用杯子代替巹;宋代之後,新婚夫妻使用兩個杯子喝「交杯酒」,但形式是新郎新娘先各飲一半後再換杯共飲,飲完後則將酒杯一正一反擲於床下,以示婚後百年好合。這與現在的交臂纏繞共飲還是有區別的。清末,交杯酒儀式發展成了合巹、交杯、攥金錢三個部分。如今的婚禮,則只剩下了改變了的交杯酒儀式。新人們還能從中體會到同甘共苦的含義嗎?
那臺灣地區把「水巹仔」叫做什麼呢?他們稱為鍋子,鍋子的本義是「鬲」,鬲(讀隔,又讀歷),煮食架生,器一種,有三足,足肥身中空,有如三袋。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鬲。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屬皆鬲。」鬲閩南語的讀音,類同於注音符號中的「ㄜ」,演變至後世,鬲的三足皆棄之不用,形體就已接近今天的「水巹仔」了。
那到底叫「水巹仔」?還是叫「鬲」呢?其實兩個都對,稱做「水巹仔」主要是外型和瓠所製成的「巹」形式很類似,他主要的功能是舀水,腹較淺,只不過不管是塑料、鋁料等,深度越來越大,漸漸和棄足的「鬲」很相像;但「鬲」本身就是象形多兼會意的文字,《爾雅》釋器:「鼎,款足謂之鬲。」另《漢書.郊祀志》:「鼎,空足曰鬲。」又沈括《夢溪筆談》:「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謂鬲也。」上半部文字構建象徵蓋子和容器,下半部文字構建象徵三足,只不過後來「鬲」棄三足,否則單就上半部文字構建,還真像臺灣的雪平鍋啊,而且它本來就是煮東西的器具啊。因此,稱為「鍋」是跟更貼切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