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金門」:柔佛龜咯港腳的移民故事
2017年,我曾在葉鉛麗、葉世平、楊素美的協助下,到訪新加坡西北邊、馬來西亞柔佛州的龜咯港腳(kukup Laut),並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個漁村,多數居民的祖籍地來自金門。在村上和漁民們聊天,口音和金門島大同小異。稱它是遠方的「金門」,一點也不為過。
龜咯港腳對面有一座生態豐富但杳無人煙的龜咯島(Pulau Kukup)。港腳附近還有一個名為鹹水港(Ayer Masin)漁村,祖籍同安移民居多。北方1.6公里是龜咯農村,俗稱山頂,村民多數是潮州人;東北偏東是馬來甘榜實叻角,田野風光優美。
今日,龜咯港腳常住人口約為1,200人,產業以海產養殖為主,民宿為輔;另有,為數不少的村民旅居外地工作,利用假日返鄉。村子民風淳樸,居民關係融洽,但凡一家有難、全村支援,堪稱是人間桃花源。村裡有一間華文小學---耕文學校,創校於1926年,另有3間主要的神廟,山義宮、順興宮及慈德廟是居民信仰之寄託。現在也有不少民宿開於其中,讓旅客體驗這座人與環境共生的漁村。
龜咯港腳開埠時間並無確切的紀錄,根據葉世平的推估,「以耕文學校創校的1926年時就有18位學生推算,那最少是10年前的1916年,先輩們才大舉遷居本地;但一埠的開發,總要經歷小心觀望、拓荒、開墾期,約略計算,這大概又是20年,那是1896年後才放心落戶於此。」而這些金門的先民南下,「……先落腳在新加坡的舊機場路,印尼廖內群島,馬來半島西海岸等地;其間有一艘電船(機動船)穿梭往返各地傳達訊息與載送物資。在多方面的觀察和分析後,先輩們最終決定在龜咯這片沼澤地落戶了;原因是這裡有一座海島,足以屏擋狂風暴雨的吹襲,另一個主要的考量是,這裡有一個殖民地政府監管的軍用碼頭,也因為有這樣的保障,久居生活於不寧之地的先輩們對此當然很滿意,因此就登高一呼,召集了分散各地的老鄉們一起過來龜咯開墾新家園。淳樸的先輩們同心同德開拓第二家園,只憑著一份堅定的信念,總要把遠在家鄉過著水深火熱的家小接過來。這一種信念,無形中就把大家連繫在一起,成為了今天令人羨慕的龜咯『一家親』的民情。」
龜咯港腳的先民靠海維生,起初以釣西刀魚為主。他們每天凌晨划著小舢舨到外海,把繫上約2公尺長的魚線浮標分段放入海中。魚線的下端約30公分為鋼絲,以免被鋒利的西刀魚牙齒一口咬斷。魚餌則是以近海所抓獲的小魚、烏賊為主。後來村裡有了機動電船,就不需要划舢舨出海,而可以付3角錢讓電船每天為大家來回拖拽漁網。漁網則從早期的植物纖維編織的黑網到銅絲綾(塑膠網)。漁業極盛時期,電船出海的畫面仍然留存在老一輩人的心中。
另外,以奎籠捕魚也是另外一種方法。這是建在淺海的捕魚舍,它設有圍柵、圍籠及撈魚的網罥,有漁民長駐看守。早期,在龜咯近海一帶有多達6個捕魚奎籠,2個捕蝦的蝦罥。奎籠以地理方位,順著魚兒的行游路徑,以長竹竿及當地俗稱「沙厘網」(鍍鋅鐵絲網)做成約100公尺長、V形的引魚圍柵,在退潮時把岸邊的魚兒引進網罥處。其時海上交通不發達,因此奎籠的設立是被允許的。蝦罥則在淺海處,不設圍柵,專司捕蝦。在二戰前後,每個奎籠的建築費用為1萬元左右。當時6個奎籠中的4個為地方賢達、金門籍的葉耀彬先賢所有,其家業幾乎達到整個龜咯的一半;他為人正派,不為不義之財所動,且熱心教育,倡議創辦耕文學校,造福後輩,令人稱頌。然後,長期使用拖網捕撈的結果是魚源枯竭。龜咯的居民從1970年代以來改採養殖漁業的方式經營,先賢王友章是其中的先驅者。經過多年的努力,龜咯現在的漁產仍然豐厚,且走上永續發展的道路。葉世平先生是葉耀彬的孫子,繼承了祖父的文化基因,熱心助人,且致力於保存龜咯港腳的華人文化。
在沼澤地生存的金門移民,落地生根了下來,在浮腳樓的環境中,他們建立了一座微型的海外金門漁村。這遠方的「金門」,還有許多故事等著我們去採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