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政客不會告訴你戰爭的殘酷本質

發布日期:
作者: 施志勝。
點閱率:2,726

七十三年前的十月二十五日是金門古寧頭戰役的啟戰日。古寧頭戰役怵目驚心的景況,揭示了戰爭殘酷的本質,如今已日漸被世人所淡忘。
民國三十八年底,中共挾席捲大陸的餘威,積極備戰,計畫攻打金門,遂於該年十月二十五日凌晨發動了震驚中外的「金門戰役」,我們稱之為「金門保衛戰」或「古寧頭戰役」。當時,國共兩軍肉搏拚戰三晝夜,雙方傷亡慘重,橫屍遍野,無辜的生命淪為烽火下的冤魂。根據國軍戰史稱,國軍陣亡1267人,傷1982人,共3249人;另,國防部史政處編印的「金門保衛戰」(64年版),對擄獲敵軍統計,人數是7059人,按陸方可靠資料顯示,共軍登陸金門人數11135人計,扣除被俘人數,則陣亡者約為4000人。也就是說,傷者除外,雙方合計有五千餘個家庭遭逢喪親之痛。
蔡英文執政的六年多來,兩岸「九二共識」的交流基礎橫遭破壞,台灣主事者在文化、教育「去中國化」及國族認同上的分離思維,「拉美、友日、抗中」政策導向等錯誤作為,讓雙方關係急轉直下;加上美國川普、拜登兩朝「以台制中」政策推波助瀾,一再撥弄,並加碼對台軍售,居心惡毒。導致大陸方面對解決台灣問題萌生急迫感;尤其是,裴洛西訪台之後,對岸近期頻頻做出有針對性的軍演,飛彈穿越台灣上空,軍機屢屢越過中線擾台,稍有不慎而擦槍走火,兩岸軍事衝突有一觸即發的危機。
執政者必須言行一致才能取信於人。蔡英文過去幾年受訪時曾多次提到,願意與北京「坐下來談」。尤其是,今年國慶講話,蔡還呼籲北京當局,「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但隔沒幾天,卻在「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開幕致詞時說「台灣面對中國不斷的文攻武嚇,但我們絕不會因此而動搖,因台灣很珍惜民主,人民將持續努力對抗意圖動搖民主的勢力。」顯見,蔡的心口不一是造成目前兩岸欠缺互信的原因之一。可以預見,當「辣台妹」的「對抗路線」越來越辛辣,大陸又說「台獨是一條死路」,雙方把話愈說愈死,交流的基礎愈薄弱,彼此失去了迴旋空間,兩岸戰爭陰影將愈來愈逼近,受害的是兩岸人民。
蔡英文今年的國慶演說告訴國人「守土衛國,你我同行」。但是,政客不會告訴你,兩岸一旦開戰,除了軍民死傷之外,所有人民生命、財產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將化為烏有的殘酷事實。俄烏戰爭可以給台灣作為借鏡;戰爭帶來雙方軍民大量傷亡之外,參閱聯合國難民署的資料指出,俄烏戰爭開打,從今年二月二十四日至十月十一日的統計,共有767萬1584名烏克蘭難民離開國境;如果加上沒登記到及尚未離開烏國境內的難民,估計可能有1200萬以上的難民。據外媒報導,美國有意將台灣武裝成巨大的軍火庫,作為對抗中共的前哨;而大陸真要動武,戰場必然直指台灣本島。海峽發生戰爭,台灣一旦不保,那些挑起戰爭的首惡政客已有逃生管道,而台灣大量的難民,可能只有漂流海上的份了。
目前兩岸緊張關係與日俱增,已瀕臨翻臉之境。而民進黨「抗中保台」的牌打過頭、也衝過頭;「九合一選舉」開跑,不過是地方性縣市、鄉鎮、村里長及民意代表層級的選舉,也要搞「抗中保台」的戲碼刺激選情,操作「戰爭牌」。客觀地說,台灣自保之道應該是如何「避戰」;而要避戰,就是不能再往台獨的「死胡同」裡鑽;唯有站在中華民族的立足點上,從兩岸政策上改弦更張,營造出一個兩岸和平發展的環境與氛圍;否則,兩岸大動干戈,將是中國人自相殘殺的民族悲劇,而搧風點火的人卻在一旁偷笑。
對蔡政府來說,眼前有一個向對岸表示善意的機會;那就是小三通復航問題。政府若能盡快同意重啟小三通,讓民間交流恢復舊觀,相信可以舒緩目前台海的緊張情勢,從而增進彼此互信交流,化干戈為玉帛,讓雙方朝向和平發展之路,這才是兩岸人民之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