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地理地質之最
自從事教職以來即對這塊土地充滿好奇,無時無刻都想探索其中之妙,又因從小生長在這個貧瘠的土地,對未來更是感到惶恐與無望。 但經長年研究結果,金門有今天的地位及豐富的文化底蘊,乃都因其地理地質所造成的。根據民國47年(1958年)《新金門志》土地志中所述:「金門之自然環境,巍巍者太武之山,泱泱者大海之水。金門之人文歷史,明都宏儒,清都將材,晚近又多建樹海外之僑鄉。金門之戰略形勢,在夙昔,周德興城此以捍閩圉,鄭成功據此以開台灣。在今日,反攻復國之跳板,世界和平之前衛,為中外人士之所矚目。此金門片土之所以殊異,所以可愛也……」。又於民國68年(1979年)金門縣志第二篇地理中所述:「……生於斯而長於斯者,秉雄渾獨立之性,賦海闊天空之懷,雖土地隘瘠,風波險惡,而更富刻苦自勵,冒險進取精神。已故英傑之士輩出不窮,是由地理環境之造成,抑果山川靈氣所孕毓者歟。」
由上述可知,金門之所以有今天的榮耀與風采,可以確認的是由特殊的地理地質所造成,雖然金門僅是一個屹立在福建沿海的小島,但為何與其他島嶼不同,甚至有偉大的彰顯與成就,除了有很好的地理風水外,甚至有特殊的地質結構,堅實的花崗片麻岩,能抵禦外來的侵擾,而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美名。因岩石風化、搬運、沉積……等所形成的貧瘠土質,造成居民困苦的生活,形塑成不得不出外打拚的堅毅精神,造就了無數傑出的進士、武官、博士、將軍及藝文各界人士等優秀人才。也形成一群出外打拚的鄉僑於海外有成時,回饋家族、鄉親,建校興學,鋪橋造路,一時興起精緻優美的閩南厝及洋樓的僑鄉文化。也因兵燹不斷,戰事連連,島上遺留甚多的戰爭遺跡,且都與花崗岩有關,因而產生了戰爭文化,並保留完整的自然生態,這都是我們金門當前之最,也就是世界獨有的文化底蘊。
為拓寬歷史視野及生命空間,讓我們瞭解環境變遷的來龍去脈,透過歷史文化與社會生活的演變,研究金門地景地質,探討人文環境變遷的原因,正確應對當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將金門歷年來在自然生態環境的孕育下而保有之閩南建築文化特色、僑鄉文化的獨特性與戰爭史跡,融合金門地理地質特色,使金門更富有國際史觀的價值與意義,積極設立地質公園,全力發展觀光休閒,營造經濟、教育、文化及健康安全的國際旅遊環境,邁向地方永續發展的目標。同時亦在歷史保存論述脈絡下的文化地景發揮其獨特性,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相聯結,呈現了自然與人類結合的成果,闡明人類社會與居地如何受到自然環境的挑戰而產生的特殊文化。
金門島因有特殊的地質和構造作用產生不同的地形景觀、人文生態、文化史蹟、生活故事。尤其面臨當前戰爭與和平的關鍵歷史時刻,能讓國人重新認識環境、理解環境、改造環境及如何開拓金門人的歷史視野,經由文化地景的瞭解,把握未來努力的方向與目標,更是我們金門人的時代使命。尤其在一億四千多萬年金門地質的歷史長河中,金門人如何克服大自然的威脅與環境變遷的嚴酷考驗,因而產生新的見解和寬闊的視野,重新創造美好的未來,也是居住在這個島上的金門人應有的認識。
為發揚地質公園「地景保育」、「環境教育」、「社區發展」、「地景遊憩」等四大核心價值概念,加強保育與維護,與地方創生、農村再造相互輝映,讓金門成為國內外推動觀光旅遊之聞名島嶼,以凸顯金門地理地質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