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專欄書寫 --《老師的話》、《非臺北觀點》、《花言鳥語》、《浯江夜話》
為了2022年冬季「藝文馬拉松」的展出,我趁機整理舊稿,重溫我的四個專欄書寫:《老師的話》、《非臺北觀點》、《花言鳥語》、《浯江夜話》。
《老師的話》寫於民國73-77年,《現代青年》期刊,育達商職石治源老師主編,臺灣私立教育協會出版。
民國72學年度,我就職金門高職專任國文老師,週會上需要對全校師生演講〈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演講後,我修稿投《現代青年》。後來,承蒙主編石治源老師厚愛,邀我寫《老師的話》專欄。一年後,我調回金門高中,國文老師兼導師,從此,便鎖住導師的角色來寫此專欄,透過週記、家庭訪問、個別談話……,與學生互動,陪伴他們的青春少年。寫下〈珍惜今天〉、〈理想的課程〉、〈理想的老師〉、〈加熱一點點〉、〈老師不公平?〉……等等篇章。
有趣的是,數年的稿件往返,石老師竟然一廂地認定我是個四十歲出頭的男老師,直到我以照顧幼兒為由,辭退專欄,石老師才恍然我是位三十歲出頭的女子。
《非臺北觀點》寫於民國91-92年,臺中發行的《台灣日報》副刊開闢《非台北觀點》專欄,由名作家路寒袖主編,二星期交稿一篇。筆陣為何在「非台北的金門」選中我?我一直不清楚緣由。倒是限定金門觀點,取材要寫什麼呢?這份負擔顯然比《老師的話》沉重。我如期交稿,擠出〈印象金門〉、〈台北‧金門〉、〈懷念金門王〉、〈飄洋過海來金門〉、〈金門人不祭拜鄭成功〉………等等篇章。
其中,〈金門人不祭拜鄭成功〉引起的迴響最大,鄭延平郡王是「開臺恩主公」,在臺灣普受民間的尊崇、信仰,但金門人竟以郡王無功於金門島的民生建設而不祭拜他,可見金門、臺灣,各從腳下的這塊土地出發來思考,恩怨情仇,民情還是有所不同的。
我一向不愛收集舊書報,手邊沒有昔日的《現代青年》、《台灣日報》。幸好,民國95年,陳延宗主編《金門文學叢刊》,「聯經」出版。我已將《老師的話》、《非臺北觀點》選入「師說」、「島內」篇目,結集為《不知春去》。
《花言鳥語》專欄寫於民國100年-102年,應當時金門日報黃雅芬社長的邀約,一個月交稿一篇。我由〈枯木與野花—後五十歲的選擇〉,寫至〈青岐的女兒〉,完整三年。其間,因為博士論文研究兩岸三地的演藝,又因為寫作協會進入電影讀書會時期,所以我的《花言鳥語》專欄亦多取材演藝、電影,如〈面對經典《浮士德》〉、〈尋訪金門舊戲院〉、〈80年代的電視勞軍盛宴〉、〈叩關金門的廈門金蓮升〉、〈翔安戲校唱紅金廈海域〉……等等。
為了配合金門大學的教學,我還把《花言鳥語》專欄製作成部落格。民國105年,結集大部分的專欄篇章,出版《人在離島金門—花言鳥語專欄》一書。
民國107年,陳國興接棒主編《浯江夜話》。人脈寬廣的陳主編廣邀31人的大筆陣,每人每月交稿一篇。我的《浯江夜話》,取材新舊各半。新者,健走、追劇,如〈穿梭雙和秀朗路〉、〈穿梭永元、永亨、永利、永貞四條路〉、〈看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看客語劇《茶金》〉;舊者,懷師懷友、重讀經典,如〈懷念寫作協會的楊理事長〉、〈焉知四十載,重聚上園樓〉、〈人身難得,成王?成佛?—三讀鹿橋《人子》〉、〈靜默的聖母—再讀四福音〉……等等。
近年,我嘗試從寫作長路上再摸索出新趣味:寫散文詩、寫採訪稿、寫歌詞。在現今copy氾濫的文字世界裡,企圖以精簡、美化的散文詩來吟詠金門,作品發表於《金門季刊》;在人際疏離的孤獨21世紀裡,追求面對面、有溫度的人際訪談,作品發表於《金門日報副刊》;偶爾,我也樂於接受許一鴻的邀約,我寫詞,他譜曲,母子合歌,作品發表於youtube《許大俠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