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系統化多元閱讀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慶瀚。
點閱率:3,983

多數家長很在意孩子飲食上的偏食,但卻很少家長關注孩子閱讀上的偏食。他們會擔心偏食會造成營養不均、生長發育遲緩。但可能沒有注意到,閱讀偏食其實和飲食偏食一樣,會造成認知不均,對專長和興趣領域的誤判,導致日後職涯路徑選擇的偏差,其影響並不亞於飲食偏食。
我們常以「興趣」為理由來寬容這種閱讀偏食。但「興趣」是個假議題,「真實的興趣」是不存在的,孩子可能因為被讚美、或者特定情境下的美好體驗或某個事件帶來的成就感、或者因為困難挫折,而逃避到某個自己較能掌握的領域,終至形塑出「興趣」的假象。
以人文藝術和數理學科的簡單區分,前者自學門檻較低,如果依自由意願─「興趣」,絕大多數孩子都會選擇語文或人文藝術,因為語文通常最早接觸、接觸時間最長、生活感受的連結性強、成就感較大。數理自學難度較高,學習挫折較多,如果沒有外加助力或壓力,很少孩子會主動選擇學習數理,久而久之,數理科目自然就被歸類在「沒有興趣」的範疇。
雖說,過於強調興趣容易發生學習過早收斂,窄化了日後生涯發展的更多可能性。但如果是缺乏焦點的閱讀,則容易導致學習發散,難以積累學習成效。如何拿捏收斂和發散的邊界確實考驗著學生家長。
我的閱讀教育經驗是「系統化多元閱讀」:大量閱讀、多元閱讀、有效閱讀。在孩子三年自學期間,我每週帶他去圖書館借書,同時記錄孩子讀過的每一本書。小一中文閱讀500本、小二818本,小三1502本,另外英文閱讀大概是中文閱讀數量的一半。我把書籍分成10類,並記錄每一類閱讀數量,做為每週去圖書館借書時的類別選擇參考。統計小三的中文閱讀數量:知識類百科(243本)、歷史地理社會(127本)、藝術(52本)、文學(167本)、自然科學(235本)、生命科學(48本)、批判性思維/哲學思辨(63本)、人物傳記(96本)、生活科技/資訊(235本)、理財/創業精神(34本),以及其他難以歸類的書籍(例如產品使用手冊、食譜等)。這是個大膽的教育實驗。大量、多元閱讀並非為了累積百科全書式的知識─這個任務在資訊時代意義並不大。更多的目的是為了建置孩子大腦神經網路訓練所需要的大數據,透過大量、多元的訓練樣本和親子互動回饋的強化學習機制,來建立神經元之間的強連結。僅使用少量資料進行反覆訓練會產生模型過擬合(overfit)的現象,為了尋找全域最佳解(global optima),不讓神經網路的訓練權值落入局部最佳解(假興趣)的陷阱,資料的多元分散是必要的。這才是系統化多元閱讀的目的。
有趣的是,這幾年震驚世界的大型語言模型如ChatGPT問世正是電腦大量閱讀而產生機器智力突然大幅提升的現象。我有一個科學猜想:透過大量的、系統化的多元閱讀─只要足夠的數量、足夠多樣化的樣本、和大量的交互作用,那麼,如同ChatGPT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一樣,孩子的大腦會在某個臨界點突然湧現一種全新能力,這種能力並非個體原本的智商的自然表現、也不是書本知識的記憶復現的能力,而是一種全新的、突現式的解決問題的智慧。
孩子的童年十分珍貴,每個人的學習時間、精力都極其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學習資源都放在單一的閱讀活動,所以高效的學習方法是重要的。除了大量、多元閱讀,高效的學習還需要有一定的難度和陌生感。2019年有篇論文《The Eighty Five Percent Rule for Optimal Learning》用定量方法研究困難度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結論是:最佳的困難度是15.87%。太舒適或太艱難的學習內容都不利於最佳學習。
閱讀教育也是如此。給孩子閱讀的書籍,最好有85%的內容是他熟悉的,15%是他感到陌生的,這將帶來最大的閱讀效益,這裡的陌生不是只有內容,也包括敘事風格、文字、和故事結構。連續閱讀同一系列套書,熟悉感會持續增加,難度降低,學習效果也會隨之降低。
至於如何決定15%難度和陌生感,這仰賴父母對孩子平日閱讀內容的掌握程度,評估孩子的每一本閱讀書籍的內容,在現實上並不容易做到,但是做為一個培養永續學習能力的目標,還是值得自學生父母努力嘗試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