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讚黃埔建校百年紀念特刊」新書發表會側記
中華民國113年11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先生159歲誕辰紀念日。陸軍官校專修班校友會為紀念陸軍官校建校百年暨國父誕辰,特於當天上午十時假英雄館舉行「禮讚黃埔建校百年紀念特刊」新書發表會暨國父誕辰紀念大會。筆者以陸軍官校專修班校友及特刊作者之一的身份參與盛會,特記述一、二,以資紀念。
陸軍官校專修班創立與沿革史:民國44年左右,隨軍來台之軍士官大量離退,基層幹部缺員嚴重,新制官校在台復校後,因訓期長達四年(大學學制),人數也少,難以符合部隊幹部退補需求,故由陸軍各兵科學校成立專業軍官班,稱之為「候補軍官班」,招訓部隊優秀士官兵及社會高中程度青年,實施短期專業訓練,結訓後以少尉或「專業准尉」任用,作為補充基層幹部的重要來源,社會青年服役三年,因役期較短,難以累積成果與長留久用,由於退多留少,對培育中層幹部實質效益不大。
民國54年12月4日,國防部長經國先生在三軍軍官學校教育座談會中指示:「候官班最好由官校統一辦理,名稱亦可研究更改。」55年6月8日,陸軍總部將各兵科學校之候補軍官班易名為陸軍官校專修學生班,正式納入學校組織體系;之前由各兵科學校自行培訓者則依序改敘為專修班1至12期,以示所有軍官皆系出黃埔,同根同源;民國55年11月17日起招訓之學生核定為第13期。專修班同學源源不斷地投入軍中,不僅鞏固了當時軍隊的基層,為國家的建軍備戰做出了極大的貢獻。72年11月10日,在專修班第56期畢業後,即結束招生,改由陸官「專科班」接棒;當年為因應部隊退補需求,適時有效完成陸軍基層幹部補充之使命,專修班至此也光榮走入歷史。
本於「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理念,專修班同學為了凝聚熱愛中華民國的初心,於民國110年正式成立陸軍官校專修班校友會,前後畢業同學36589人,迄今,各期校友已有萬餘名歸隊於校友會的旗幟之下,誓言秉持黃埔精神,舉「撥亂反正」之旗,挺身於對抗任何橫逆亂象的最前線。時逢黃埔建軍建校百年,回顧世局跌宕起伏,專修班校友會編撰了「禮讚黃埔建校百年紀念特刊」,追溯這一甲子的滄海桑田,探索曾經走過曲折幽迴的黃埔故事,也體現了身為黃埔人始終遵循「精誠團結」的歷史軌跡。
特刊的編撰是由一群專修班前後期的學長及數位三軍院校畢業學長們的熱心參與,從徵稿到彙編成冊,時間僅只半年左右,實屬不易;33期的方擎國先生擔任總編輯,辛勞備至,應居首功。72位作者,除了發刊詞以及軍中老將與同為專修班出身的立法院長韓國瑜的嘉言賀詞,全冊計分:黃埔百年.頌讚拾穗;訓練中心.軍旅殷始;黃埔精神.生命鑄型;文化創意.拓展藝術;戎馬情懷.英雄圓夢;官校榮耀.生命淬礪;公益生活.自強不息;創業積德.教澤廣被;倥傯歲月.堅忍毅力;生命汩動.禮讚彩影等計75篇文章。並附有陸軍軍官學校專修班校友名人錄,專修班校友會發起人及各期會長及第一、二屆理監事名錄,中華民國陸軍官校專修班校友會大事紀要,特刊助印徵信芳名錄以及編後語。誠如編輯顧問曾德堂學長(政戰學校正15期)所言「全書內容文采豐富,有血有淚,感人肺腑,成就非凡。」
新書發表會現場將星雲集,人數爆棚,主持人方擎國先生簡介編輯的心路歷程、介紹作者的璀璨人生故事、聆聽讀者回饋、合影及簽書會;休息10分鐘之後接著辦理「國父孫中山先生159歲誕辰紀念大會」,行禮如儀後全體合唱國父紀念歌、勇士進行曲,整個活動在黃埔校歌的歌聲中畫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