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視鳥如人,投之以情──讀周志強《浯羽倫比-金門鳥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春柳。
點閱率:2,716

我對於拿著望遠鏡追鳥、賞鳥一向興趣不大,也不太明白數鳥工作的吸引力何在?
2024年寫作協會秋季讀書會,周志強老師主講〈金門鳥故事〉,聽完,且獲贈新書《浯羽倫比-金門鳥故事》。短短40分鐘,志強老師以充滿人文趣味的方式來說鳥,引發了我翻開贈書的動機。
翻開《浯羽倫比》,沒有自序,更沒有他序,而是以「導讀」開頁,導讀一文,盡是「鳥事」,不是教科書式正確無誤的鳥名、鳥種、鳥數目……,而是趣味橫生的「鳥八卦」。
戴勝,金門美麗的縣鳥,色黃,因為好居於廢棄的土墳墓,俗稱「墓崆雞」。讀《浯羽倫比》,才知道戴勝屬於佛法僧目,獨立一科,且出現的時間很古老,古埃及法老王墳墓的壁畫,古老中國的《詩經》,都有其鳥影。傳說,戴勝頭上美麗的羽冠,得之於其曾為行走於沙漠的所羅門王遮蔭,是智慧之王特賜予的恩寵呢。
喜鵲,年少即熟悉牛郎織女七夕相會鵲橋的故事,對喜鵲搭橋的義舉深有好感。年長,旅遊於花蓮山上某旅社,清晨為窗外成群的聒噪鳥聲所干擾,他們說;「那是喜鵲」,看著黑白羽毛相間、鳥態平凡的喜鵲,我竟心生失望。讀《浯羽倫比》,才知道喜鵲喜群聚,好腐食,是大自然的清道夫,當金門小島的喜鵲數目過多時,也警示著這是個浪費的島嶼。
翠鳥,金門的鳥類多種,我最鍾情俗稱「魚狗」的普通翠鳥,喜歡牠頭背部亮麗的翠綠色。多次在浯江溪畔看到單隻的翠鳥停棲在高枝上。讀《浯羽倫比》,才知道翠鳥喜歡以「孤鳥之姿」獨立水邊的高枝,牠是絕佳的「江上釣魚翁」,以水中的活小魚為主食,靜觀於江邊高枝的翠鳥,看準目標後,會在一秒之間,果決入水,精準地直朝小魚作致命的一擊,啄食上岸。
家燕,喜歡築巢於人家的屋簷下,金門人相信「燕來吉祥」,因此燕與人相處融洽。讀《浯羽倫比》,知道燕子善飛行,主食飛行中的蚊蚋,是以稱讚人「身輕如燕」,又知遷徙性的燕子,秋去春來,有「返回舊巢」的戀舊習性,怪不得古人的詩詞會如此吟詠著:「多謝有情雙燕子,暫時飛去又飛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麻雀,最不起眼的灰羽小鳥,圓滾憨態,常在人們的眼前嘰嘰喳喳,群聚吵雜。我很喜歡莊子〈逍遙遊〉的寓言故事,其中一則「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讓人很容易浮現出小燕雀與大鴻鵠明顯對比的鳥影。讀《浯羽倫比》,知道繁殖力強的麻雀,曾是男孩們打鳥、烤鳥的好對象,平凡的麻雀,細分有三種:家麻雀麻雀山麻雀。
  書末「特別收錄」曾得第16屆浯島文學獎的〈又見黑翅鳶〉。志強老師初識黑翅鳶,在年少青春的貴州黃果樹大瀑布,一對白色的老鷹在瀑布的上方互相追逐著。再見黑翅鳶,已是中年返鄉,在金門古寧頭的荒野上,一對黑翅鳶在天空一起旋轉俯衝騰空,表演著絢麗而壯闊的「求偶鷹舞」,美麗如大自然的詩篇。
總之,周志強的《浯羽倫比》,除了生物科學的鳥知識外,他尚以「視鳥如人,投之以情」的人文關懷來為金門鳥說故事,故讀來親切有味!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