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是非 辨善惡
從基層做起,歷經不同職務的淬鍊,即使已離開軍職轉為公職,但向來明是非、辨善惡的務實公務員作風依然存在著,甚而根深蒂固,不會貪圖名利私慾而蒙蔽了心智,如此之公務人員,在當今社會實屬少見。
新任主官與島嶼頗有淵源,曾隨軍駐守金門,轉公職後三度在金門的同一單位服務,除了獲得上級的肯定與袍澤的愛戴,對島鄉的民情風俗,亦有深刻的瞭解。如今奉命接掌單位印信,更清楚體系中每個成員的作業情形及業務範疇,日後必能為這座島嶼貢獻一份心力。
行事作風一如以往,嫉惡如仇的個性,恩怨分明,說該說、做該做,絲毫不矯作。而平日體恤下屬的辛苦,多的是鼓勵的作為,但亦一板一眼,耳提面命不得違法亂紀、更不容許投機份子興風作浪,影響團體紀律。
上任以來,積極拜會各單位,期望理念的溝通及結合,創造雙贏,福澤島民,如此之安定人心,頗獲各界的好評。而其不藏私的個性,亦將各界拜會的禮品,在活動中慷慨捐出,提供摸彩之用。更常自掏腰包,歡喜氛圍,手心向下的行徑,不似許多當官的力圖收穫滿滿。
單位的盛與衰,主官管的作為何其重要,能從自身做起,以身教代替言教,任何事物,不必多說,下屬看久了亦都清楚目標與方向,方能成就整體的好規模;至於某些另類思維者,與眾不同的思緒另當別論。而用人眼睛睜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被威脅利誘,始終如一做自己,便不會偏頗思維。
改朝換代是不變的原理,來來去去,人們總有比較的心理,誰優誰劣,各自打了分數。儘管多年後,仍是津津樂道的話題,雖然有些人事物會隨時間飛逝,但依舊有記起的時候,在茶餘飯後,縱然只是片片斷斷的回憶,亦會勾起腦海的記憶。
曾經坐過的位置,親身經歷過的事物,同理心的驅使,那股慈悲心、關懷情,更能知曉何者該為?何者不該為?甚而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尤其是經費有限的情況,錢要花在刀口上,各項承辦不得馬虎的作為與擔當,不浪費公帑的正確思考,勇於面對既是舊環境、亦是新環境的諸多體制,不虛擲時光、不浪擲資源,做有意義的事,為民表率,也為將來接棒之人樹立典範。
深入金門,接近島嶼,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的感動與悸動,已將這塊純樸的地方,視為他的第二個故鄉。這裡有他的許多亦師亦友的好夥伴,不為名利而活,神隊友有的是相互惕勵與扶持。
放眼當今,即使這座島嶼的社會形態已日趨改變,但只要懷抱著一顆誠摯的心走入民間,依然可發覺許多值得關懷的袍澤。當他們把一生的青春奉獻給國家,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懷,任憑只是幾句噓寒問暖的話語,也能溫暖他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