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福建安溪光孝寺重建落成慶典的原鄉之旅

發布日期:
作者: 施志勝。
點閱率:1,329

歲在甲辰,時維冬月,光孝寺,古剎重光,熠熠生輝。
福建安溪龍門鎮光孝村一座經歷千年風雨歲月,有其輝煌之時,亦曾遭受諸多磨難,如今經過三載的重建工程,再度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聳立於虎頭山麓;12月6-8日(甲辰年農曆11月6-8日)舉辦重建落成慶典活動,我們台金兩地的家族成員六人恭逢其盛。
光孝寺相傳始建於五代末宋初,由南岳懷讓門下(史書稱南岳僧)所建,至今已逾千年,歷史悠久。寺倚虎頭山,面臨依仁溪,遠山聳翠,清水臨前,佛門聖地,人傑地靈,村因寺而得名。寺內主祀董公真人,右奉和尚公(六祖禪師),左奉圍內施氏祖宇檀越神主。
安溪光孝寺建寺以來,由於世道變幻、兵燹戰禍及朝代更迭,歷盡波折,或被毀,或傾圮,幾度毀損重建。在上個世紀,經歷「十年文革動亂」,寺廟遭受破壞,又因年久失修,屋漏垣崩,幾近倒塌。1991年,旅台鄉親施振裕先生等返鄉,倡議修建,並積極在外籌資,村中組織建委會,1993年正月,依原坐向加高地坪,升高中脊,雕石砌築,村中諸工匠合作,同年十月竣工,古剎再興,神人同慶。
越三十餘載,由於主體結構出現安全隱患,翻建勢在必行。經村中主事者及熱心信士的籌劃,決定進行翻新擴建,重建理事會於焉成立,經過一系列的籌備和廣大善信同心同德,熱心地慷慨捐獻,乃於2022年春原址重建,2024年秋,光孝寺主殿建築順利完成,寺貌煥然一新;冬月,光孝寺舉行落成慶典暨董公真人、六祖禪師、檀越公開光升座活動,祈佛光普照、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社會和諧、境社安寧。
嶄新的寺廟莊嚴宏偉,入夜後配上燈飾,金光閃閃,氣象萬千。落成慶典活動從農曆十一月初六至初八,初六晚上六點謝土;初七,凌晨一點,大家還在睡夢中,我隨二堂兄進興至寺,一點半點樑,開啟一天的程序,壓煞點柱、模蘇、揭牌、開大門、開光點眼;早餐後,進行巡境,接著進寺入座、安鎮寶座、安檀越、祭檀越。初八,五點半起鼓、進行發表、參香、請水;早餐後,請神、宣老君經、關三界燈、午供、獻生;下午二點入燈,接著獻熟、送天公、犒軍,最後由理事人員送神,為這次慶典活動畫上完美的句點。
值得一提的是,廟前廣場的入口處豎立了大型的牌樓,充氣式的拱門型燈柱,每座間隔三公尺,從村前一路排放到村後,總共約有二百餘座,顯示出這次慶典活動的磅礡氣勢。再者,初八當天,巡境的隊伍環繞村子外圍,神佛的輦轎及道士與慶典活動執事人員在前,香槍隊、舞龍隊及妙齡女子演唱的花車,鑼鼓喧天,虔誠的信眾在後隨香,隊伍綿延數百多公尺,景象非凡,盛況空前,熱鬧的程度宛如金門地區的大型廟會活動。
初八日中午,在廟前廣場搭了棚子及戲台,辦理餐會,席開六十桌,鄉親及海內外信眾齊聚一堂,展現神人同歡的喜慶氛圍。承蒙重建理事會邀請,我以海外僑親身分上台致詞,其中特別強調:父親來自光孝,光孝就是我的故鄉;俗話說「吃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拜田頭。」這話告訴我們,做人要懂得感恩惜福、要「飲水思源」,志勝雖然身在異鄉,卻心繫故里,家鄉及宗族若有重要活動,只要一聲呼喚,必然樂於回來與大家一起博感情。同時,在主辦方的安排下,唱了「回鄉的我」、「挽仙桃」、「故鄉」三首閩南語歌,獲得熱烈的迴響。
光孝寺佛公的庇佑,我們得以回到原鄉參加這次的慶典活動;也要特別感謝光孝寺重建理事會全體委員,因為他們的辛勞付出與無私的奉獻,完成了艱鉅的重建任務,我等才有回來感恩原鄉這塊土地的機會。最後,祝願光孝寺香火鼎盛,佛光普照,保佑鄉親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家運昌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