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苗苗與彥熹:在武夷山五夫理學小鎮的遇見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1,971
字型大小:

我進入了一座宋代的理學小鎮,我看到了朱熹,我遇見了二位孩子:苗苗與彥熹。
閩台書院文化交流的一幕。武夷山五夫鎮朱子學校閩台青年文化研學之旅啟動日。
掌旗的小四的呂彥熹與台灣來的咸臨書院執行長、中華航空聯誼會常務理事林佩莉結緣,一直介紹他的學校有多棒,午餐時,佩莉送他一架華航飛機模型,下午參觀朱子故里時,捨不得阿姨就要回台灣了,隔一道淺淺又長長的台灣海峽,你在那頭,我在這邊,將來不知還會不會再相遇,趕緊送來一本童書《胡桃夾子》。以書為銘。要彼此永遠記得。
2足歲的苗苗超萌,叫我爺爺了,原本保持距離,之後一看到我就笑,可能聞到我身上有朱爺爺的氣味吧,開始黏著我。媽媽說,娃兒有個性有主見,不溝通好不是哭就是不說話,甚至再餓也拒絕吃飯,平時是不讓人接近、拉她、抱她的,這回竟黏著金門燕南書院來的楊爺爺。但我腳傷走路不穩、自身難保了,從考亭、文公祠,她還拉緊我的手,不是走,而是「跳」階梯,四處找朱熹神像祭拜。
苗苗~李恩熙,姐姐叫禾禾。媽媽朱朝陽是河南南陽人,來到福州發展,是福建省播音主持協會秘書長,陽春院院長,擔任閩台書院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及會議主持人。把苗苗帶在身上。
朱朝陽的見面禮是以每本10人民幣在朱子五夫故里買了5本《大學中庸》,外贈《朱子家訓》,「謝謝你們,讓我有孝敬祖先的機會!」
我隨手打開《朱子家訓》,看到其中一句,曰「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
活動在武夷山五夫鎮圓滿落幕那一天,兩岸60多人分搭兩部大巴,一部到南平,一部到長樂機場。不同的方向。已出發就要上高速公路了,此時,苗苗的媽媽才發現她證件放在要到機場飛台灣的我們這一部車上。幸好即時發現,前車停靠路邊10分鐘後,還是等到後車送出證件。朱朝陽快速奔來取件。大家又見一面。我透過車窗,猛力向苗苗揮手道別。
這一切美好的發生,在五夫。五夫的開發始於晉代,原屬建陽縣。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建陽縣北部析置崇安縣。元豐五年(1082年),建陽所轄的五夫、從政等七里因為朱熹 (1130~1200) 的遺蹟以及大量清代建築,2010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五夫鎮有紫陽樓、武夷精舍、興賢書院,其中紫陽樓又名紫陽書堂,建於南宋紹興14年(1144),朱熹從15歲起在此定居,直到晚年遷居建陽,住了近50年。
「文脈賡續.薪火相傳」,2024閩台書院文化交流活動,12月26日下午在福州正誼書院揭幕,兩岸書院山長、院長齊聚,並走訪熹茗書院、嚴復書院、南平考亭書院、武夷山丹韻堂茶書院、五夫朱子理學小鎮等儒學氛圍濃厚之地。活動內容多元,形式多樣,包括開幕式、名家主題演講、主題對話、閩台書院文化雅集等系列活動,邀請書院的山長、專家學者在書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研討兩岸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活化並進,讓兩岸更多青年學子進行傳統文化活化的多元嘗試,真正做到書院薪火相傳,以文化交流為紐帶。
主題演講聚焦當代書院發展。篔簹書院創院山長王維生認為,當代書院的未來發展要立新命、開新局,書院要參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構建,為建設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做出當代書院應有的貢獻,這是書院未來發展的新機遇新使命。在國民現代化或者說在公民現代人格培育方面,發揮書院應有的作用,既是對傳統書院教育教化功能的傳承,又是與當代教育5.0中關於「培育全面發展個體」的目標相一致,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
台灣元亨書院山長林安梧從「延平郡王祠」及「林家花園」的對聯起論,強調公民儒學與社會實踐,文化土壤的厚植和君子教養的培育是中華文明復興的關鍵,通過厚植文化土壤,培育君子教養,推動中華文明的復興,我們才能夠共同邁向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主題對話聚焦創新策略。閩南書院山長葉明義、台灣陽明書院院長溫明正、文儒書院院長孔海欽及原福建師大文學院院院長陳慶元圍繞「書院的原貌,書院儒家傳承」展開對話,分享了閩台書院的特點與文化精髓,強調當代書院儒學傳承與創新,要通過開展各類文化實踐活動,挖掘與詮釋中華經典文化的內涵及現實意義,秉承書院精神,創造機會魅力吸引,引導與突破書院經典改革,方能標新立異,在儒學傳承基礎上發揮創新舉措。台灣奉元書院蔡耀慶、仙岳書院山長方宇圍繞「談書院的復興與未來發展」展開對話,認為閩台書院文化交流是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我們要邁向新徵程、展示新作為,推動兩岸書院文化交流與合作計劃,要適應現代社會結構與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傳統文化必須設法讓它跟我們的現代生活脈絡連接起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信念共同前行。
活動還融入了台灣傳統歌仔戲《書卷藏志遠》、《尋鄉問疾苦》、AI數智人「小福多多」攜小小文旅推薦官進行精彩的表演,建陽宋代點茶技藝展演《茶韻留香》等傳統文化展演,讓兩岸的嘉賓沉浸其中,品味聲音的韻律、旋律的優雅與技藝的韻味,親身體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更是開展閩台書院文化雅集活動,為兩岸的專家學者搭建了一個優質的交流平台,使他們能夠深入探討並共同領略書院的獨特魅力與趣味所在。
為期五天的2024閩台書院文化交流在武夷山五夫鎮劃下圓滿句點,苗苗與彥熹,成了此行最動人的記憶亮點,「苗苗可愛啊!苗苗生生,元亨利貞」,台灣元亨書院山長林安梧(林中有道)寫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