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卡、鼠來寶和保密防諜 ──回憶在賢庵國小的美好歲月
有一陣子晨跑,經常從家中出發,沿西海路往水頭方向,經金門城西門、東門,繞古崗湖,折向翟山、后湖海濱、環島南、和平新村、官裡,然後在賢庵國小運動場小歇,做做伸展運動。
學校面貌和民國六十幾年在校就讀時,已經有了不小變動,譬如運動場邊供觀看的階梯所在位置,以前是男女二棟並排的老式廁所,隔成一間間、地下有一深溝連通,由中、高年級學生輪值、每日提水沖刷。
國小三年級時,學校正大力推行「說國語運動」。當時,剛入學的及低年級學生,很多還不太會國語。於是每學期開始,就給三年級以上的學生發放所謂的「榮譽卡」,印象中每人好像十張。學生互相監督,誰要是說方言(閩南語)被逮著了,就得給對方一張榮譽卡,誰的榮譽卡要是輸光了,就會被處罰,周末放學前得去沖洗及打掃廁所。
記得剛拿到榮譽卡時,就有高年級同學盯著、故意找茬,一不小心,脫口說出方言,對方就會伸手,說「來一張榮譽卡」;甚至,有高年級同學故意推我一把,我一踉蹌,就發出「哦」的一聲,他就趕忙伸手說,「哦是方言,來一張榮譽卡」。於是,沒幾天十張榮譽卡就被要光了。周末自然就得到那臭味刺鼻的廁所報到了。由於老式廁所衛生不是很優,若非實在內急,一般是不太願意在那附近逗留的。以至於很多同學直到畢業了,還不知道廁所後面,有「金門第一才子」許獬的石坊及墓道碑。
運動場另一側的司令台(中正台)大略還是原樣,除了司令台後側,原先有被隔成左右各一個門的窄小房間,充當值日老師休息睡覺之所(學生們經常傳說裏面有阿飄),這小房間也是老師印刷試卷的地方。司令台平日是升降旗後,供校長與老師站著對學生訓話用的;也是頒獎及各種活動表演的舞台。
記得三年級要升上四年級吧,當時班導是楊奕燈老師;為了給應屆畢業班學長一個畢業節目,楊老師特意準備了一個當時我從未聽過、也不知是何意的所謂「鼠來寶」,他挑選古區的陳森吉同學及我分別扮演百姓及軍人,用一說一搭方式,演繹「軍愛民、民敬軍」內容。楊老師利用假日,把森吉同學和我,叫到位於金城國中的教師宿舍,訓練對話台詞及表演內容。
畢業晚會當日傍晚,學校提供一種叫做「雞尾酒」的飲料。森吉同學著藍色唐裝、戴一頂瓜皮帽,我則穿著不合身的綠色軍裝、頭戴軍帽。我倆第一次品嘗有點甜甜味、又有水果味的飲料,感覺真是不錯,於是一杯又一杯的喝著……。輪到我倆上台表演時,我已滿臉通紅、渾身感覺燥熱,頭也暈暈乎乎。當森吉同學開始念念有詞時,我卻已不知所云。
記得當時的「鼠來寶」有一橋段,是百姓有困難,我這軍人要拿出五十元幫助百姓,以展現軍愛民之情。但是當森吉同學講完,該我拿出錢時,我卻呆若木雞,他一直給我使眼色,我都不知何意;他直接對我說,「給我五十元」,我卻回他說「為什麼要給你五十元?」。哈哈,也真是醉了,整個鼠來寶被我演的荒腔走板。晚會結束後,走路回家時,一路搖搖晃晃,還跌到山前村路邊的線溝裏。
司令台的左前方,有一座籃球場。大概是四年級或五年級吧,有一次「保密防諜」週,各班級要在籃球場表演符合主題的節目。我們班的「抓匪諜」節目,由我扮演匪諜,吳增忠同學扮演警察。我拿著手電筒對著天空打信號,之後,由同學在場邊用力敲響大鼓,假裝是共匪看到我這匪諜的信號後,發射炮彈過來;然後,增忠同學吹著哨子、發出嗶嗶聲,開始追捕我。我跑他追,滿球場亂跑。我跑得比他快、身形比他靈活,跑了好久,他都抓不到我。跑到老師都受不了、生氣了,要我放慢速度讓警察抓……。哈哈哈,真是有夠皮,那些在賢庵國小既頑皮、卻也認真的成長歲月;如今,都是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