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食在廣州,廚出鳳城

發布日期:
作者: 洪玉芬。
點閱率:391
字型大小:

三月的佛山順德,春花燦爛,尤以木綿與洋紫荊為最。筆直的林蔭大道,櫛次鱗比的高樓大廈隨著車速節節後退,火紅的花朵,路旁耀眼綻放,令人目不暇給。
順德,二、三十年前的舊地,今日重遊,昔日一片草莽之地已轉繁華勝景,今非昔比,不由喟嘆,滄海桑田,莫此為甚?
這一團,旅遊的模式,是吃,還是吃。你能想像96歲的老爹一馬當先,走在前頭,後頭緊跟一群髮頂初白的老兒女,成員有兒子、媳婦、女兒、女婿等。每走到一個十字路口,總有一人出聲:「俺爸,您別走那麼快啊!危險。」
所到之處,凡餐廳女侍或掌櫃莫不為我們歡樂氣氛所感染,頻頻探詢:你們可是來旅遊?正是。究其實,裹旅遊外衣,飲食為內裡。從廈門、廣州、佛山、順德……,一路載欣載奔吃去。一幫人抵佛山,便直抵當地頗負盛名、足足佔兩大店面的「長潤燒鵝」。長潤餐廳門面不怎麼樣,桌上盤中飧卻美味,光是燒鵝的鮮嫩不說,連家常的茄子都料理得不俗。
粵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在國際上凡是中國餐廳,大多有粵菜的影子。「食在廣州,廚出鳳城」之名諺,乃因烹飪粵菜的名家,大多都是來自順德,古名「大良」的順德,因鳳凰山而得名「鳳城」,因而有「廚師之鄉」之美名。
酷愛美食的小弟為這趟旅遊做足功課,飲茶為廣東飲食文化的代表,當然也列為「吃」考察的重點。於是,廣州代表性的茶樓名店如「點都德」「陶陶居」「廣州酒樓」,一一圈選在內。
入境隨俗,掃碼點餐,旅遊飲食非只是填飽肚腹,尚有觀光。這些餐廳的特色,歷史悠久,甚至有的還是百年老店,裝潢典雅,飾以古董家具與字畫,頗具文化氣息。餐具器皿更是講究,印製店家雅緻的LOGO圖案,賞心悅目。
玻璃壺是菊花茶的大海,花瓣盡情在海浪中綻放,茶點未上,大家的眼神聚焦這道風景。燒賣、水晶餃、蘿蔔糕、腸粉、腐皮捲……一籠一碟一盤,輪番遞上,熱氣氤氳,吃得人人熱血全身竄流。眾人圍坐小圓桌,洪家典型的「吃飯配話」,從老家青岐搬到廣州。親人一起吃飯,談著剛遠去的媽媽,大家識相地把淚水藏掖好,沒有哀傷,只有難以卸下的思念,以及人生匆匆來不及的懊悔。
飯,熱熱鬧鬧的吃,像一帖藥方,熨貼了每人心底的淚水。
菊花茶,無數次滾燙過,一杯接一杯;點心,一口接一口,順便點評每道餐點的優窳。有趣的是有一道「炸油條」,錯點了這道連續來兩盤,其貌不揚的它竟然拔得頭籌,大家公認好吃極了,不吝給予好評,竟是粗壯的粵式油條「比咱金門的還好吃」。
回廣州已接近旅遊的尾聲。來到沙面島,眾人已無旅遊心情,面對這一處珠江河畔的人工島,處處有來自19世紀歐陸風格的歷史建築,園中有雕像、涼亭、花圃和噴水池等古色古香的美景。逛了一圈後,我們無心賞景,直接進入「貓屎咖啡」珍惜最後與家人團聚的一刻。彷彿是青岐老家下午茶的翻版,家人在一起,啥事也沒幹,只是喝茶、喫「茶配」、閒話家常,如此簡單而已。
自媽媽走後,兄弟姊妹接二連三安排旅遊與吃飯來陪伴老爹。吃飯,是媽媽生前最喜歡一家人在一起的模式。我們藉旅遊,不斷地家人團聚吃飯,刻意活成她喜歡的模式,一次、二次、三次……,直到最後根本說不清是誰在陪誰,我想更多的心意是為陪伴彼此而來。
三月初,乍暖還寒,我們在佛山順德,看著滿路的春花燦爛。忽然有點明白,我與家人攜手一起走過嚴寒,我們是彼此的春天,彼此的春花,而且是最燦爛的那一朵。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