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座談之淺見
104年2月3日上午9時 至12時,筆者參加了金門縣文化局,所舉辦的首場藝文座談會,欣見旅台藝術大師李錫奇、黃世團、孫國欽、陳素民、歐陽自坤等鄉親,特地返金參加,提供建言,他們對家鄉的用心,令我敬佩與感動。
首先我為新任文化局長呂坤和博士,一上任就舉辦了藝文座談會,按個讚。他有心集思廣益,收納建言,尋求推展文化工作的做法,值得推崇。
筆者首先發表了個人對文化藝術推動的概要看法,我認為文化藝術要蓬勃發展,應有三大力量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效果。一、要有專業的藝術人才,二、要有樂意響應的民眾,三、要有優良的文化藝術館。有優良的藝術教育學校,才能培養優良的藝術家。像台灣師大研究所培養了藝術家呂坤和博士、而李錫奇、黃世團、孫國欽、陳素民也都接受優良專業學校教育的栽培,才有今日的成就。有品味,懂欣賞,愛藝術的民眾,要靠政府推廣文化藝術公共教育栽培,而有現代化的文化藝術館,才吸到國際級藝術家參與,提升文化藝術水準。
根據文化局提供的研討大綱:文化局可為你做什麼?美術館要蓋在哪裡?等問題,我提了六點建言:
一、文化局要加強推廣文化藝術公共教育,希望每次書畫展的開幕,都能配合辦場文化藝術講座,聘請知名大師級藝術家開講,不僅可吸引群眾,亦可藉機推展民眾的藝術教育。
二、金門藝術創作者作品只有贈送,沒有出售,文化局為鼓勵創作者,每年應編列預算,收藏部分藝術家之作品,甚至於為他們打開出售通道。一為鼓勵創作者,也為文化局收藏作品,做金門典藏留傳作品之準備。
三、文化局現今的補助金門地方文獻出版,鼓勵照顧了許多在地作者,提升了地區的出版品,今後,文化局應比照補助藝術家出版其專書,鼓勵藝術家出版理論著作。
四、美術館最好建在交通方便,容易抵達的地區,我認為在金大大門環島北路與頂堡間的前金西守備區這個地點非常適合,以前我服公職常參加守備區的活動,覺得這裡土地面積大、風景優美,古樹參天,其內有許多設施,如會議廳、康樂廳及餐廳等都可配合再利用,難能可貴的是這裡到處充滿藝術氛圍,呂坤和局長可去看看。
五、收集金門先賢呂世宜書法作品展覽,我在柏村國小師友書法展開幕致詞,就曾鼓勵陳為學校長以及呂姓鄉親,要收集金門先賢呂世宜書法作品,成立呂世宜書法教室,發展學校書法特色,因呂世宜金湖鎮蓮庵村人,是先賢中書法造詣極高的人之一,文化局也應在金門文化園區,成立呂世宜書法作品展覽室,收集陳列其書法作品。
六、富有藝術素養的歐陽自坤企業家,對家鄉文化藝術很重視,特別禮請李錫奇大師要在金門機場,創作一座公共藝術,他對太武山海印寺的整建也很有看法,因為陳縣長在接見太武山海印寺佛教基金會座談時,表示要建設太武山海印寺成為一座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五星級觀光景點,要把太武山建設成為金門文化宗教園區,金門民眾的信仰中心。所以我建議請呂坤和局長安排歐陽董事長會見陳縣長與性海法師,為太武山提供整建的看法,力求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