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不要藍綠要組織金門黨

發布日期:
作者: 張鳴仁‧李雅高。
點閱率:1,013
字型大小:

家鄉長期以來中央政府不公平的對待,需要強而有力的解決,金門的特性是本地人少,但移居台灣乃至海外的人多,我們要做的就是結合海內外鄉親一起為家鄉打拚,這打拚的具體做法就是組黨,只有組黨能在中央起到作用,你我不能再等待!
一、為什麼要組黨
1.由於兩黨政治生態與地區別立委席次問題,長期以來家鄉並未能計劃性解決諸多問題,造成旅外鄉親與本地鄉親不公平對待,同時因應金門特有的戰略地位,為了加速建設金門及投入新時代的優勢經營,急需透過主動的政治協商落實立法來改變目前與未來的狀況,打破過去的軟性訴求與等待。
2.金門目前的困境:
台金航線使用高風險飛機,遇到天候不良或高峰期屢屢造成飛機延誤大爆滿,飛安與紓解旅客成為鄉親極度的盼望,但遲遲未解決,票價過高,政府有圖利財團之嫌,爭取旅台鄉親有打七折之權力,不然應開放航權依政府採購法公開摽售,底價訂在新台幣1500元以下,由國內各航空公司自由投標,另有關爭取台金快輪的事也付之闕如。應由離島基金購置一快輪,交由民間經營OT,票價訂在800元以下,單程時間需在2-3小時,可避免財團壟斷離島交通,依市場機制訂定合理票價,增加離島觀光,避免離島交通之不便與民怨。
金門醫院隸屬衛福部,但重大醫療仍未解決,醫療設備及醫護人員不足,需要落實如以前榮總要升主任需輪調外島兩年模式,組織團隊,開放海西人士入金進行醫美,重大疾病,退休養身醫療等,達到階段性規模化。
金門土地重劃,街道改建,落實都更均需要修改現有針對金門特性的國土都更條例與土地特別法,包括快速解決土地歸屬與歸還,土地使用,因應金門未來建設等都要針對金門的特性而修法,而現有與金門有關的法規很少,只有離島條例與國土都更條例,而98年的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方案只是計劃。
金門空污相當嚴重,冬天時列為全球三大污染區之一,造成鄉親健康嚴重受損,影響農作物,兩岸的問題需要中央解決,但目前完全沒動。
金門抽砂問題與海灘污染問題,造成海岸國土流失,沙灘低陷岩石露出,海岸生態破壞,而每天公然近岸抽砂無人管理,海灘經常垃圾推積如山無人管,在在需要兩岸協商解決。
金門的發展與水電解決息息相關,包括觀光人數的開放與入住人口的隱憂,而水電的解決與兩岸的議題有關,分成短期的接水接電,地下水保持工程,增加各式綠設能源發電,長期的建設潮水發電,海洋水庫綑綁風力發電與海水淡化工程等方案,各項綠能及節能補助應有離島優先或同一基礎依比例補助,而兩岸關係的風險也取決於中央的政策,金門須要有多位立委在中央把關與推動。 金門GDP一半靠金酒,但金酒在台灣的銷售已面臨禁止酒駕與多元化酒品銷售的影響,其實過去的成長很大部分是小三通到大陸,而最大的危機是一旦兩岸貿協開放白酒進口,則金酒經營將面臨嚴峻的考驗,第二,金酒的成長其實在大陸,但金酒在大陸的平行輸入與假冒遲遲未解決,造成金酒大陸通路開發相當被動,這也是可以透過兩會協商尋求協助,另外針對監察院對金酒利潤捐贈縣政府的糾正,衍伸中央近期修改稅務制度造成縣庫每年將減少10幾億收入的問題,也急需積極爭取,以上關乎金酒的三點都需要我們自己來爭取,以保金門鄉親的福利。 3.金門未來的可能方向:
金門除了20年的總體規劃與建設外,金門因應兩岸的優勢與人口的限制,期待發展成自由經濟示範區,利用海西產業優勢,進行前店後廠,境內關外業務,利用台灣品牌加持,利用兩岸不同政治實體進行差異化優勢出口,加大金門深度服務化產業,經濟與金融繁榮,延伸到國際養生村、大學城與醫療中心,最重要是一旦兩岸進行成熟的商貿協議關係,或是更遠的金廈自由市成型,則金門務必湧入大量人口,從廈門規劃在2020年達到550萬人口來看,金門有理由人口暴增,而金門大部人的期望是不希望過度開發,人口也不希望過度壅擠,所以個人建議常住人口30萬加流動人口,同時住宅往高樓發展,留下空間,所以利用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來隔離人口,進行原居民優先,親屬移民,專業移民,投資移民,政策性移民等移民政策來控制人數,避免違反憲法自由遷徙之精神。
台灣無法施行之兩岸貨貿服貿可在金門進行先試先行,海西兩岸金融的運作,OBU境外銀行的運作,甚至金廈大橋興建問題,這些因應地域別的特殊運作均有賴立委在中央的協助。
金門20年的總體規劃與建設預計4000億,包括政府與民間投入,期間政府對中央的貸款,爭取補助,法規修改與補充,都需要泛金門立委的協助與爭取,台灣各公共工程道路橋樑屬國家重大建設,原由國家編列預算支應或百分七十由國家支應,但金門大橋百分五十以上由金門縣府支付,這是無立委強力爭取的結果。 未來兩岸的互動牽涉到海西與金門的關係,乃至國家對外的貿協都會牽涉到出口優惠與競爭,而這也會影響到金門自經區的發展與生存,這些更是需要立院黨團的協商運作。
金門當地年輕人的就業與創業與對岸的互動與運作也息息相關,例如推動金門網購,文創創業園區,就會牽涉兩岸貨物快速運輸問題,如何爭取優惠稅賦,統報關業務,快速通關業務,這也是立委能協助家鄉人創業的地方。
4.由金門現有的困境與未來的發展,汲汲需要立法院的運作與法規修訂,但由目前來看各黨有各黨的立場與顧慮,我們急需要團結力量主動來爭取,由各方的意見與期盼來看,需要由泛金門籍的鄉親來組黨,進行實質的協商修訂法,此有別於現有同鄉會的運作,樂觀來看能主導與金門及離島相關的法令修訂,督促中央相關部會的政策落實,持平至少做到關鍵少數,進行協商的資源互動,只要有做就有機會,進可攻退可守,而泛金門黨也建議由集中金門意識化,再擴大到整體離島,兩岸議題,國家經濟,貿易的發展,乃至鄉橋與台商的安全,勞工福利等,因為這些都是環環相扣。
二、組黨的可能負面效應是甚麼,如何規避?
1.組黨將會引起兩大黨的排斥還是爭取拉攏的對象?2016可能民進黨執政,也可能國民黨執政,但可以肯定立委的席次一定差異不大,原因是政治環境的消長,從九合一選舉可看出,但立委席次也不會像縣市長這樣一面倒,因為從議長的選舉與立委多席次的特性,雙方差距不會太大,泛金門黨的立委勢必成為雙方拉攏的對象,所以看法是利多於弊,況且我們僅爭取不分區立委,各地同樣選各地合適的立委,不影響當地立委選舉票數,各同鄉會一樣對全台各地立委均有相當的影響力不致發生兩大黨的排斥。
2.不能否認泛金門人士長期以來偏向支持藍,這樣的特性也是成為藍軍企圖集結力量與綠軍策反的對象,而對於我們就是以議題來看而不是以黨團來看,以金門的發展為優先考慮,同理也是泛金門籍立委提案爭取支持的資源互動運作。
3.由於現有同鄉會部分有顧忌,想分割轉型為純同鄉會與各宗親會協會,所以不一定完全能投入泛金門黨的運作,組織同鄉會總會也才出現整合問題,所以建議保持現有同鄉會的組織型態不變,能不能成立總會也順其自然,而由有意願的同鄉會開放成員加入泛金門黨,現有同鄉會人員同時組成為黨的分部,現有理事長為當然主委,秘書長或總幹事為黨分部總幹事,而沒意願之同鄉會採成員自由加入,先期採不分區歸屬總部,滿50人成立黨部,推選幹部,而金門黨不取代同鄉會,同時存在各自運作,當然還要看政黨能否開闢運轉資金與其他同鄉會能否整合。
三、本黨如何定位
1.為了凝聚泛金門鄉親力量,初期定位與定義集中在金門意識上,也以解決問題為首要考量,所以名稱定義在金門黨,愛金門黨,中華金門黨或世界金門黨,爭取廣大鄉親的認同與回饋,讓本黨先立足。
2.當時機成熟後擴展到所有離島,兩岸議題,國家經貿,勞工福利等範圍,此時建議修改名稱為中華自民黨,中華革新黨等。
3.台灣選舉人約1800萬,投票率預估七成約1260萬,達不分區5%門檻須63萬人,如有機會改成3.5%約44萬人,分析泛金門人士,包括現有金門當地,入籍人士,台灣當地,姻親,服過兵役,工作過的,認同離島條件改善者,初估可達50萬到80萬,而第二階段擴大到國家經貿,兩岸議題,鄉僑與台商安全,勞工安全等,估計超過150萬人。
四、如何展開工作
1.創黨需要考量三種因素一是資金來源,二是運作與推動人力,三是加入黨籍的人數。
2.泛金門黨部接受全台現有同鄉會人員的自由贊助,同時收取黨員每年黨費500元台幣,對外募集資金,初期先募集資金100萬台幣,另尋覓縣籍適合人選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前四名為可進立院當立委(每任一年),第五名以後大概為僅列名,由各地同鄉會理事長列名,以爭取各地區選票,當然有可能有兩名立委席次,所以還是總會模式,由北中南東各一名理事長列名,當選後定期向黨部匯報,重大政策由黨部決定,各同鄉會理事長均為黨部當然執行委員,各地理事長卸任後轉由新接任者接手。
3.設定本黨為硬性政黨與柔性政黨兼併,一般黨員可為多重黨員,但公職與參政黨員必須是唯一本黨的黨員。
4.工作展開:
組織團隊,先組織組黨推動委員會,成立義工團隊,推薦熟悉公共事務的人士擔任執行長帶領團隊。
開設金門黨籌備處facebook 封閉式溝通平台,加入相關人員。
辦公地點先暫借適合(如李台山羅斯福路辦公室或李增得寶元路辦公室)的同鄉會辦公室,整理黨綱與章程,組織表。
建構本黨網站。
申辦政黨人民團體,由網絡上招募創黨黨員,先組成七縣市30人初始黨員申辦,再廣招認同之創黨黨員。
期間由團隊到各同鄉會與金門本地舉辦組黨說明會,以及登報,網上說明等推廣活動。
規劃組織,包括家鄉發展委員會,黨務發展委員會,經貿與兩岸發展委員會,法規推動委員會,鄉僑關係推動委員會等,以及行政庶務管理單位。
申辦下來後舉辦成立大會,推舉本黨主席,各委員會主委,正式頒證各地主委,同時建構公職人員推薦機制,並進行支持群落人口分析與研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