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專業經營教學﹐用熱忱活化教育

發布日期:
作者: 李錫南。
點閱率:884
字型大小:

為了達成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育部建置中央、地方、學校三級輔導網絡。金門縣國教輔導團於民國93年成立並開始運作。為了強化組織,從學校延攬教師任課程督學,協助教育局推動。第一任是宋文章(93-95)首開本縣輔導團籌辦業務,以七大領域為主軸,召募各校菁英教師成立各個領域輔導團,並遴聘國中小校長任召集人;第二任是陳順德(95-97),延續七大領域,國中及國小分別設團;第三任是黃明森(98-99),增設性平、人權等議題團,試辦期末全縣統一命題,以掌握各校學力水準;第四任是陳為信(99-101),納入教學評鑑機制,發行金門縣教育電子報;現任是許志傑(101-),隨著國家政策之轉移,將議題團融入各領域,建立團本部及各校園內部之學習社群,並推動教育電子報復刊。輔導團已經營了11年,諸多教育同仁所投入的心血,蔚然有成,盛開花朵。
《親子天下》雜誌學力大調查,歸納了最能幫助學生學習的老師,必須是能「提供鼓勵、讓學生動手做、很會說故事」等三大類型。20年教改雖然未能掌握少子女化趨勢擴張設校,導致學用落差,素質下降而遭受批評;卻為中華民國教育史建置最寶貴的資產,最具規模的教學人材庫-國民教育輔導團。國教輔導團員均係經過增能具有以上三種能力的教學專家。金門縣國教輔導團召募、遴選、儲訓、增能集結了一百多位各國中、國小最優秀、最具教育熱忱與不斷精進自我的教學專家,在各領域深入探討教學內涵,實驗與實作各項教學技巧,教學評量機制,推廣至所有學校。11年來,獲致各界肯定與讚譽。教育從微笑開始,向卓越邁進,由於他們的努力,贏得家長的信任。他們平日遍佈在各校園,訂定每週領域不排課時間,回到輔導團部,探討教學政策,演練與分享教學技巧,發表自己在課堂教學心得,相互切磋,精益求精。並且成立專業社群,透過閱讀、報告、實作、工作坊與分享,發展為各領域「專家教師」。
當思考力與創造力,取代了標準答案式的教育,金門縣國教輔導團企圖翻轉僵固思維,掌握變革指針,在未來少子化和免試入學的風潮下,重新建構教育的目的。他們努力於提醒一般教師和家長,必須重新理解,孩子為何而學?什麼是驅動孩子熱情自動自發學習的動機?引用英國創意文化與教育中心執行長保羅‧寇拉(Paul Collard)的話,「現代的小孩,每天帶著滿滿的資訊到學校,他們不需要再塞更多資訊,而是需要學習如何『處理』這些五花八門的知識。」《親子天下》調查後,發現近六成當代國中、小學生,除了上課及補習時間外,不太會想要再主動學習新知識、閱讀課外書或是鑽研自己的興趣嗜好,患了「無聊症候群」,因而失去熱情,加速學生「逃離學習」,形容是「無動力世代」!輔導團的老師們,既要將國家教育政策、改革理念與策略傳授給一般老師,影響學校體制,又要引導家長與社會人士改變思維,接受與信任教育改革,尤其要透過提供鼓勵、讓學生動手做、很會說故事等技巧啟迪青少年創意思考,激發學習動機,喚醒學習熱情,增進自學能力,達到降低雙峰現象,縮短城鄉差距,引導未來人生,可謂任重道遠。
11年來在金門縣國教輔導團辛勤耕耘下,經由到校輔導、教學研究、辦理研習、經營網站、實際教學等,以專業素養經營校內外之創新教學,協助教育局推動領域課程與教學發展、課程與教學政策之轉銜、領域課程精神與內涵之轉化與宣達、學理與實務之專業成長及實踐能力,同時透過巡迴各校專題分享、教學演示、研發教材、創新教學設計、帶領行動研究、帶領課堂教學與教學評鑑,提供輔導諮詢與資源,發展為教師的支持系統,他們用熱忱行動活化校園裡的人本教育,已獲致豐碩成果。諸如:帶動校園教學革新;深入探討領域教學精神;從能力導向激發學習動能;建置評量與評鑑機制,達到教學品管效果;啟動專業社群,深化教學創新實力。
這一百多位「十年磨一劍」的輔導團員,是本縣的教學菁英,如今育樹成林,是本縣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力量,值得媒體多加報導,鄉親愛護、支持與鼓勵,讓他們更專注於開發源源不絕的「人礦」,為金門明日教育拓展新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