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縣市 金門族群圖像:多數少數、多元與差異的交織
族群與其關係在金門一直很少被討論,但從街坊可以看到不同膚色的面孔、聽到不同語言、不同服裝的群體,縣政府在11月27日舉辦一天的移民節,顯示金門已是國際社會、世界熔爐,交雜族群和國族關係,而此與金門近百年的變遷有關,但其對社會發展的助益和影響至今沒有好好檢視。
歷史變遷下的族群圖像
僑鄉時期的金門住民,多是閩南人,來自中國,建構閩南社會為主體的自然村落,1949年以後,金門被捲進冷戰,在戰地政務時期進駐十萬大軍,也打破以閩南人為主體的結構,非閩南人群體在軍事體制下,成為統治群體,汲取民間資源,製造族群的張力。1992年以後,金門解嚴,因人口老化和產業轉型的壓力,引進東南亞籍移工、娶東南亞籍的女性,族群組成更加多元,106年金門縣性別圖像報告中,105年底外籍工作者近千位,女性占88.5%,只是這群外來客處於家庭或是3D產業(髒、低技術、危險),補充金門勞力與家庭照顧所需,對於既有優勢族群,不構成壓力。2002年以後,小三通政策實施,因地理、語言、文化淵源,與中國的跨國聯姻數增加,跨國聯姻的對象以女性為主,同份報告也指出105年底外籍配偶人數近2,500人,金門成為亞洲的國際熔爐。在此期間,因優渥的福利吸引台灣本島的國內遷移,原住民人數也逐漸增加,108年底金門列籍的原住民人數已破千(出自金門縣政府109年統計年報),外籍工作者、原住民數及跨國婚姻與家庭數三者相加粗佔金門常住人口的7%,再納入其他來自台灣非閩南族群的工作者或學生,可能已占常住人口約20%。
移民產生的經濟效應
對外來客一般存在偏見深深影響族群關係,如搶工作、濫用福利、製造社會問題等等,其實移民對地方的發展是利大於弊:1、維持既有產業的發展:當地人不做的事可由外來客來做,如農漁業。就我所知來自東南亞的男性外籍移工幫忙捕魚,讓雇主獲得相當利潤;2、填補發展中產業的人力:如家庭與社福機構缺照顧工,也是由外來工填補;3、解決家庭衝突:家中老人照顧可讓外人來做,讓中產階級家庭或女性得以工作,改變金門女性的社會地位;4、促進產業與經濟發展:如金大師生與金門房市、建築業、餐飲業、服務業等民生工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更讓金門社會有年輕的活力;5、地方財稅的來源:外來客除了沒搶工作,他們繳稅更是貢獻於地方政府,只要在台灣工作超過180天,均要照本國法律繳稅,經年累月,他們繳的稅都比享受的福利更多;6、促進人口結構的轉型:年輕的外來客愈多,有助於金門人口維持以中壯年為主的人口結構,提高就業率,促進競爭力,諸多文獻指出,與其期望生育力增加,不如引進優秀移民,對地方的經濟與社會更有實質的助益。以上種種皆說明外來客對地方的影響是利大於弊。就個人在金門四年的體驗,外來客並非搶本地的工作,反而是做本地人不做的事、或是本地人還無法做的事(如專業工作者等),外來客人數增加只是擠壓移民、移工群體之間的就業機會,威脅不到本地人,反而因外來客的工資較低(如雇用大學生只是時薪,外籍移工的薪資更低於本地勞工),讓老闆有更多的利潤。
「少」數族群兒少的圖像
這些來自國內外的移民,不僅是個體,而是一個家庭,混血兒和原住民兒少數目也增長不少。據金門縣統計年報,在金門列籍的原民兒少(0-18歲)有244人,佔在金門列籍原民人數的21.45%。另據金門縣109年「金門縣國中小學學生概況」專題報告中指出,108學年度新住民子女國中小人數為1,217人,占國中小總學生數21.72%;依鄉鎮觀察,以金城鎮473人最多,金湖鎮297人次之,若就新住民子女就讀學生數占該鄉鎮比率來看,以烈嶼鄉29.97%最高,金沙鎮28.51次之,就其父母國籍別觀察,以大陸籍1,028人(占84.47%)最多,越南籍105人(占8.63%)次之,此兩國籍合計1,133人,達總數之93.1%。從這個統計數字可以看出非閩南族群體的兒少人數比例高到超過一般想像。他們已經不是少數,但他們的權益與福祉是否因族群受到差別待遇呢?
兒童權利公約(CRC,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是聯合國在1989年11月20日的會議上通過,於1990年9月2日生效的普世性國際公約,已有近兩百個締約國,保障與維護18歲以下兒少的人權,包括生存與發展權、教育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其中在文化權和身分權的部分,強調每個兒少有權利在一個尊重其文化的環境中成長與發展,包括其可以學母語、有族群的姓名、了解跟族群相關的家人、宗族與文化,並能與其原鄉保持密切的聯繫,此外,要在教育體系中注入和其有關的文化教育,降低其在教育體系的歧視與偏見,對於經濟弱勢的家庭,國家應提供符合基本生活水準的環境,促進其健康與發展,且有不得與父母分離的基本權益,國家有責任擔負協助親職教育的助手,協助主要照顧者的功能與福祉。
CRC對國家的要求是高的,因為兒童是國家的主人翁,攸關國家競爭與發展,不同族群的兒少更是多元文化的承受者與傳遞者,豐富一個國家與地方文化。以閩南人為主體的金門社會如何回應不同國籍和族群的兒少權益呢?這些帶有「異文化」的兒少有被「當成」金門人嗎?他們會不會受到不同的歧視或微歧視,如在生活中問他們會不會騎山豬?問他們是不是很會喝酒?會不會因為膚色不同受到嘲笑?會不會有個越南媽媽受到排擠?是否有族群敏感度的教材?在金門因為小學與國中的同學都是同一鄉鎮,同儕霸凌更是長期、如影隨形的,這樣對兒少健康發展的影響甚鉅。他們兒少進入到輔導與服務體系,助人工作者的族群敏感度如何?他們認同發展的歷程以及遭遇的困難,有細膩的處理和協助?
兼顧拚經濟與人權福祉
如果這些外來客對金門的發展有所助益,友善的對待不過是一種回禮,更不要說「少數」族群兒少人權是相當重要。全球化下人口遷移已是常態,雖然移民人數在國家或地方還是少數,但其產生的社會與經濟議題會動搖國本,留不住本地(年輕)人已是城鄉發展的危機,能夠吸引外來客便是一種對策,如不善待,產生此地不宜久留的形象,更重創地方發展,為此,引才與善待已是先進國家促進人口結構的轉型和經濟發展的良策,金門已有良好的優勢吸引大量的外來客,營造富於族群敏感度的環境、捍衛金門的主人翁、發展多元文化和認可政治政策是金門走在前線,維持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作者為金大海洋事務研究中心博後研究員、金大海邊系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