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打造金門商幫

發布日期:
作者: 董群廉。
點閱率:4,537

然而該「同成棧」應該是董允耀早期在泗水的據點,董倫慶說:「該店號於祖父(董允耀)過世後,租給董光廳叔公販賣鹹魚,後來董光廳叔公購買新屋,搬出『同成棧』,『同成棧』遂由李天從叔承租……。」 「『同成棧』是祖父向屋主長期承租的,1975年前後屋主死亡,店面要賣三千萬印尼盾……而根據荷蘭時代的印尼條例,若為長期租約,如果屋主想要賣屋,承租人買只須支付一半款項;如果屋主賣給別人,價金的一半應歸長期承租者所有,最後我們就協議以二人的名義將其購買下,所以『同成棧』變成天從叔和我們(董倫慶和二位叔叔)共有……。」這些證據都直指「同成棧」是董允耀的個人產業,與鄭古悅無關,他和鄭古悅的關係應該只是同盟或加盟的關係,是合作的關係,而非總行自設的下屬機構之關係。而鄭古悅也因為這種合作關係,開創他的事業版圖,而與鄭古悅的合作者應該不止董允耀一人而已。
鄭古悅之外,「本源」九八行的老闆陳煥武,經營土產買賣生意,往返於印尼加里曼丹和新加坡之間。為穩定貨源,並獲取信任,最早尋找的供應者,極可能是具有血緣的宗親或地緣的同鄉。茲因「九八行」成立初期的資本都不會太充裕,商務往來不可能全用現金,土產數量愈大愈是如此,這時候就需靠信用交易,不論信任度和信用的徵詢方便性,同鄉總比他鄉易於取得。
在加里曼丹金門人聚集的市鎮有麻里巴板、三馬林達、勿佬、達拉干、高踏峇汝、三口羊等地,除了麻里巴板外,其它的地點都可能是陳煥武尋找合作夥伴的地點,特別是三馬林達,這裡的金門人有一、二百戶,金門鄉親高達數百人,而從事土產生意者亦不乏其人。黃定堅(金門前水頭人)說:「1950年,我與同鄉許江炎合夥川行馬哈甘河上遊,收購土產特產,我們租一艘『獨立號』火輪可載重40噸,出發時載運大米、糖、油、鹽等食品、布匹及香煙等雜貨,沿途放賬出貨。回程再一路收賬,收購土特產、鹹魚乾、藤條、蛇皮、樹膠等。同樣做這種生意的人很多,高達二、三十艘。」從事土產生意的船隻有這麼多,肯定還有比他們更早投入這一行業的金門鄉親。
加里曼丹島之外,爪哇島也是陳煥武尋找土特產和合作夥伴的地點,緣因他的兒子陳永福很早就在爪哇島的北加浪岸落腳。根據陳國民(陳永福之子)的回憶,他的童年就是在印尼渡過的。1937年日軍攻占金門前夕,年僅七歲的陳國民,跟隨著祖母和母親,一家七、八口渡海到馬巷廳,輾轉經過廈門、巴城到爪哇中部的北加浪岸,與父親團圓。可見陳永福在1937年之前就已經在北加浪岸落腳,而北加浪岸的金門人約有四、五十戶,從事土產買賣的業者亦不乏其人。許績琛(金門官裡人)說:「這裡(北加浪岸)官裡的人多,大部份做土產買賣。」洪英郎(金門後浦人)亦云:「伯父洪永祥早就下南洋,做土產(買賣)。」
在新加坡九八行的興盛年代,九八行的經營基本上是家族企業模式,但對外來說,他們憑藉著金門人海外移民網絡,擴展貿易版圖。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大量的金門人向外移民,散居在東南亞和東北亞各地,金門人在這些地區所形成的「散居網」或「離散社群」架構起了一個北起東北亞,南至東南亞的龐大的人流與物流網絡。
金門「島地斥鹵而瘠,田不足耕」,為求溫飽,唯有向外發展一途,這些金門人在故鄉不一定認識,但在海外那種艱困的環境中,培養出合作互助的精神,形成了一輩子的朋友,進一步成為貿易的夥伴。已故鄉僑許東亮(原名許乃昌)先生堪稱是那個世代金門人的代表,許丕新回憶其父說:
父親最主要的商業夥伴是金門鄉親,當時海外的金門人相互扶持,相互幫助,他們非常注重信譽。當時的作法是成品賣出後,再和貨主結清前賬,那時候的金門人商務往來,完全是靠信用交易,根本不用簽訂合同,貨品也無須抵押,也不用著先付款,只要口頭講定,訂多少貨,不久貨就寄過來了;賣完了之後,該給貨主多少錢,一毛也不會少;那時的商業習慣,答應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賺了錢大家分,按大家講好的百分比來分;大家還有一種互讓的精神,你辛苦一點,你應該多分一些,很公道的;所以負責貨源者,努力找貨源;負責銷售者,努力開拓市場,大家互蒙其利,不願去佔別人的便宜,那時候金門人的互助和互信,重視商譽的傳統一直保留在那一代的金門人心裡。
民國95年5月筆者返鄉服務,奉李前縣長炷烽之指示負責鄉僑的口述歷史訪談工作,98年年底李縣長卸任之後,接任的李縣長沃士同樣的關注到鄉僑,我才能繼續這項工作,為海外的鄉僑服務,為他們記錄奮鬥的歷史故事。歷年以來,我先後走訪東南亞和日本達七十餘個市鎮和村社,每到一處僑社,每一次和鄉親耆老座談,我都會極力鼓吹鄉僑利用遍佈東南亞和東北亞各地的僑民,建立起商業網絡,大家都可以共同受益。
要建立「金門商幫」,筆者認為最好在「世界金門日」的組織下,成立企業負責人的對話機構,利用「世界金門日」進行高峰論壇,同時不定時的進行對話和交流活動;擺攤設櫃,不應侷限於島內的商人,旅台的金門人和海外的金門人都可以申請設置,增加媒合的機會,透過金門人的商業網絡,海外的產品可以在台北、台中、高雄、金門,甚至在大陸的廈門、泉州、福州設點,金門、台灣和大陸的產品也可以在海外各大城市,甚至二、三線城市找到產品代理商,互通有無,共創雙贏。總之,擴大交往,互尋商機,尋找適當的人選,作為合作的對象。
進一步說,要建構「金門商幫」還需要向下紮根,及早進行交流,我認為在學生階段就可以進行交流活動,最佳的方式是透過尋根團、夏令營和冬令營的舉辦來進行交流。據所知汶萊中華中學與廣州某學校就有常年互訪的童子軍活動,筆者建議金門舉辦童子軍野營活動時似可邀約海外僑校的代表參加,以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坦白說,在學生時代結交的朋友最為純真,因為沒有利害關係,透過長期的交往和書信往來,可以結成最好的朋友,待一、二十年之後,他們分別接掌家業,青少年時期結交的朋友自然而然成為事業的夥伴。
其次,建議教育局舉辦的尋根團應予擴大舉辦,最好能讓不同地區的年輕朋友同時回到金門來尋根,除了認識金門的歷史、地理和文化之外,也可以增加相互交流的機會。教育局每年所辦的尋根團對於海外青年認識金門,及吸引青年加入會館有很大的幫助,2006年巴生金門會館總務許晉福先生接受筆者訪問時是這樣表示:「近二年舉辦的青年尋根團,辦得很成功……可以讓海外僑居地的年輕人和故鄉的關係搭建起來……我發現前二次舉辦的尋根團效果相當好……回來之後,我們也辦座談會,要他們講一些感受。我們發現有一共同點,回來的人儘管都是年輕人,不論他的思想多前進,但沒有一位說家鄉是落後的,是不值得去的;反而都說,以後有機會還要去。這一點我就感到非常欣慰,而且以後我們會館舉辦一些活動,他們都樂意參與;相對於以前,就是用四匹馬來拉,都拉不動,他們確是改變了很多。」
所以我每次出訪,到各僑社各會館,或遇到僑領,我都會把這樣的理念向他們推銷。2009年之前,教育局每年向各僑社發出尋根團的邀請,但只有巴生金門會館的青年團回來,2010年5月砂勞越金門會館的秘書蔡民奮返金,我作陪期間就將巴生的經驗告訴他,蔡民奮秘書返僑居地後,當年年底的尋根團就有砂勞越的青年參加了;2012年5月,我在馬來西亞居鑾訪問拿督陳成龍,在交換意見時,我同樣的把尋根團的好處告訴他。返金不久,即接到柔佛州金同廈會館打探有關參加尋根團的訊息,我就把電郵轉給教育局去處理,當年年底的尋根團又增加了柔佛州金同廈會館的成員。
退休後,僑社的事務我就未再加聞問,不過幾年前的尋根團成員中聽說又增加了印尼泗水(或麻里峇板)的成員,真是可喜可賀,衷心期盼所有的僑社都都能參加。但承辦單位應該考慮東南亞每個國家放長假的時間不同,需要進行調查,最好能彙整出二個或三個適當的時間。
教育局舉辦的青年領袖營,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可惜只辦了一屆就停辦了。我認為可以仿效國民黨革命實踐院招訓各界菁英的作法,固定於每年的某一時間點舉辦世界各地金門青年領袖交流會,參加者只限一屆,最好不要重複,然後再依會館會員(或市鎮村社金門人)的多寡,按比率分配名額,章程規定可以審慎考量規劃。金門籍的大專學生要能主動積極的參與,要有深切的體認,透過短暫時間的交流,可以為將來的事業增加籌碼;學生的家長更要鼓勵自己的子弟參加,因為機會難得,透過交流可以擴大視野,認識新朋友,可以為將來的事業打下成功的基礎,增加成功的機會。如此交流會,五年、十年,甚至五十年,形成學長學弟的制度,自然能建構出綿密的商業網絡。
總之,金門人可以效法先僑,互助和互信,靠著既存的地緣紐帶,建構起商業網,凝聚成群體,相互扶持,才能在未來的國際貿易中占有一席之地,並開拓自己的新天地。 (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