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閩南文化推向萬里江山 -陳益源院長2019閩南文化研討會之啟發

發布日期:
作者: 李錫南。
點閱率:4,319

由陳益源教授所主導之「2021籤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於11月5日(臺南場)、11月7日(金門場)舉辦。一如以往,摘記菁華,分享於本報言論廣場。類似研討會已成為陳教授跨域越境導演成功之活招牌。敬佩之餘,就前年(2019)12月,陳益源院長還掌舵金門大學人文學院,登高一呼,縱橫兩岸三地(台南成大、大陸泉州與金門)號召諸賢大德,匯聚閩南文化遺緒,舉辦「201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相關議題。聆聽大師們啟瞶振聾之雅音創見,翻閱擲地有聲論文佳構;另外陳院長試圖把金門文學推向國際,透過私交人脈,將陳長慶小說翻譯為越南文字,推向東南亞放光芒。謙沖自許、與人為善,「曖曖內含光」,借調兩年來,所主導之金大人文學院,變身為熠熠發光,所導演之每一齣閩南文化大戲,如碩果般顆顆珍寶。在諸多金門學者心目中,他該是理所當然的「榮譽縣民」,而且那一方薰滿高粱酒香的「榮譽縣民證」高掛文曲星空!
12月6日在國立金門大學開幕,來自海內外60位學者專家和百餘位學員於金門、泉州兩地,在3篇主題演講、25篇學術論文和2場綜合座談中,探索閩南文化重鎮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陳院長為此撰文,馭繁為簡,將「201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內容,予以摘要化,11月26日(金門場)及12月3日(泉州場),分次刊於本報言論廣場,藉此籲請各界共同關注金門以及世界閩南文化,凱切陳辭,用心良苦。另外於12月17日發表「《陳長慶短篇小說集》在越南的迴響」,旁證從小說文字陳訴情節,引用四位越南研究學者之略論觀點,解讀外國人如何跨越時空,理解戰時下的金門人事物。其觀點是否認同並不重要,藉此把金門推向越南,這是把金門文學或金門文化翻譯外國文字,有助於增進國際認識金門。
從泉州、金門、台南成大,而越南,跨境縱橫千萬里,可以陸海空一體,因為陳院長的牽引而互動,「只有遠傳,沒有距離」;以藝文賞析或文化探索為劍,陳院長魅力發出「武林帖」,引領深入閩南文化寶山挖掘、考證、解讀、詮釋、編碼,串成兩岸與世界華人網,挾劍遊行江山萬里,心繫閩南故園,於今群賢畢至,雅士獻議,文化翻轉,重鎮金門。僅此一「役」,傳唱久遠!
歷來研討會無數,場場重要;但是要辦一場隔空跨境串接式,主軸又是跨越時空,雖是文化同源,觀點迥異,要能聚焦,本非易事。觀察點如下:主辦者角度是宏觀或微觀來策辦。宏觀角度會觀照上下縱橫,開放自由、跨域整合、稿源充沛,但可能流於大雜燴,議程緊湊,單向而難於暢所欲言;微觀角度會因為議題獨特、範圍狹小、時程壓縮,稿源設定有所限制,但議程適度,容易聚焦,答辯雙向深入。「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與「臺越文學金門論壇」是不相屬的兩項研討會,卻因陳院長之內家修為而整合,緣於其「獨斷獨行」(精準判斷,統合前行)之竟功,跳脫觀察點,又不失焦,蔚成瓊林,榮景殊勝。
當閩南文化研討會邁入第八屆、金門學研討會已辦了八屆,世界金門日辦了五屆就喊停了,作為閩南文化重鎮或彰顯金門文化,就這樣夠了嗎?「世界閩南文化節」首倡於2010年大陸泉州,其後包含台灣、金門、廈門、香港、澳門、以至中東杜拜華人區陸續舉辦;以桃園縣為例,在文化局設置「閩南及民俗文化科」,從行政上專責推動閩南文化,並開辦「閩南文化節」,開設「閩南文化學堂」講座及研習,發行《咱的故事》置於網路,從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勾勒傳承自閩南的常民生活樣貌;藉由口述,記錄傳統人文藝術的故事。以落實及擴大民眾參與,並能理解與吸取閩南文化之養分。相較之下,10多年來,倡導閩南文化或金門學,依然高貴於學術殿堂,而未能普及於庶民鄉親;我們徒然擁有閩南文化基因庫的雄厚寶藏,庶民鄉親依然停留在迎城隍、媽祖繞境、宗族祭祀與吃頭文化,其餘因注入閩南文化或金門學元素而提升生活品質,則尚有改善空間。
向來探討閩南文化,多半切入史學考證、文物境況踏察、生活記錄、藝文析解、人物典型來論定,主觀角度強烈,易流於各說各話。陳述閩南文化,具有「傳統性、連續性」,「一體多元」,「兼容性和開拓性」,「方言具有古老性獨造性」,「開放性」等特徵,似乎也可通用其他文化。或指出閩南人的「家族本位」,「注重本身文化與語言的傳承」,「強調宗族血緣與同鄉情懷,藉由撰修祖譜、建設祠堂來凝聚血緣文化的關係」。是以有所謂「閩臺文化」、「臺閩文化」、「福佬文化」或「河洛文化」等名詞(維基百科)。然而文化是全方位的生活經驗總合,並非只有文學或文化史部份,它也是包含社會學、經濟學、地理學、地質學、工程建築、醫藥等多樣科學。因此需要量化或質化一些評估指標來作為論定依據,比較客觀,易於比對。《維基百科》詮釋「閩南文化的內涵主要包含了閩南語言,閩南民間風俗,閩南口傳文學,閩南民間藝術,閩南民間工藝,閩南民間醫藥,閩南家族制度,及閩南小吃文化」。並且匡列「語言文字」:閩南語;「白話文學」:歌仔冊、講古;「建築」:福建土樓、磚厝、土埆厝、石厝、柱仔腳厝,常見的紅磚紅瓦,源自泉州一帶民居的「紅磚文化」等;「飲食」:佛跳牆,炸蚵仔嗲、春捲、肉粽、年糕、紅龜粿、滷肉飯等;「音樂」:南管;「戲劇」:梨園戲、高甲戲、歌仔戲、布袋戲;「雕刻」:石(佛)雕,作為具體佐證,似可參考建立一套較完整之評估指標,據以各家論述。
陳院長於本報分次披露研討會菁華,公開學者們研究成果,增進各界了解,足以啟迪後進,教化社會。因而研討會不只是坐而言,更起而行以推廣社會教育,值得記錄。尤其海內外對閩南文化已有多元觀照,上下古今貫串,主從分支推衍,放眼萬里風情,繁華似錦。借用《大陸尋奇》主題曲(中視),可謂「風雨千年路,江山萬里心,……,無處不是故園情」。綜觀各家論點,閱後有感,略陳管見,謹向陳院長暨參與諸君致敬。
一、閩南文化需建置評估指標,更能聚焦發展
研討會需要安排與閩南文化相關指標議題,作為錨定、指針。2019汪毅夫以「閩南文化生態和閩南文化的基因庫」專題演說,指引主題研討。如宗祠是指標之一,則陳炳容〈金門宗祠科舉匾額名義初探〉;汪毅夫:〈科舉制度與閩南鄉土社會〉,就有具體指標作用。2018研討會,特別安排《基隆學》、《竹塹學》、《屏東學》、《澎湖學》、《澳門學》與《金門學》展開對話,具有比較文化功能;未來或可安排文化比較議題,藉此集思廣益,並於綜合研討時找出並建置閩南文化之獨特指標。
二、何以選擇「閩臺科舉文化」、「金門與各地閩南文化」為主題?
金門文風鼎盛,歷來科舉人物輩出,存世作品亦多,影響深遠,故第八屆研討會第一個主題納入「閩臺科舉文化」,如此可使金門再度成為世界閩南文化研究焦點。科舉制度與閩南文化之關聯?只因為一個蕞爾小島歷代竟產出52位進士(宋朝6位、明朝32位、清朝14位),上百位舉人,其關鍵因素為何?在多次論壇發表中,欠缺成因探討。談閩南文化為何只聚焦於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是全中華民族的,影響是全民族性的。可上溯漢代九品中正,以迄明清兩代最為盛行。其他諸如中原文化、客家文化、邊疆文化,難道沒有科舉制度?汪毅夫以《阿Q正傳》為經,通盤觀照魯迅筆下的中國社會小人物點滴為緯,突顯科舉思維如何深入庶民心中,影響其話語及生活行為。比較有意思的是陳成基〈另類科舉「捐官」-以金門為例〉,恰好類比金門社會是否如魯迅筆下的中國社會一般,光宗耀祖餘風之影響?有關科舉內容或影響者有五篇,張守恒〈清代科舉制度對臺灣文化發展的影響〉,整體性概觀;劉海峰〈從兩份《福建鄉試點名章程及分路點名單》對比看臺灣科舉的發展〉,是從個案探索推論;陳慶元〈制義「迷」-金門蔡獻臣對制義的終身求索〉,對明清兩代應試的制舉文體深入探討;徐志平〈嘉義進士徐德欽的科舉歷程及其八股文表現〉,是制度與內容之探討;陳秀玉〈科舉制度對臺灣書法藝術風格的影響〉,是就科舉如何影響書道藝術論述。
至於第二主題「金門與各地閩南文化」,則從血緣與分支堂號、移民與民俗信仰之流佈,宗社制度移動與轉型等論述,比較偏於僑鄉移動所形塑之閩南文化新樣態或變異。至於漳、泉、廈門、台灣等地閩南文化較少涉獵。林緯毅〈閩南宗族文化外移的流變:破地緣局限,回歸血緣認同-以集美英村汪姓移居新加坡為例〉、江柏煒〈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金門社群的生活場域及認同建構〉、蔡桂芳〈金門瓊林蔡氏宗族文化在新加坡流傳的探討〉;2015年,董群廉〈金門地緣關係為基礎的商業網絡│以新加坡和印尼土產貿易為例的探討〉,張秀蓉〈從閩南到潮州:人群與文化的流動〉,葉萌恬〈福建龍巖蔣鍾英紀念堂宗族活動的當代模式〉,從閩南文化流佈之整體而個別,分散式探討。引用桃園縣文化局資料,「臺灣祖籍閩南的人口,高達1700萬人,……移民攜入的『閩南文化』,在逐漸本地化和不斷現代化的過程中,已經植入異地新質,包括東洋和西方的影響,因而使「臺灣閩南文化」發展出新貌」(按金門人從38年至砲戰遷台者由南往北移動,一部分移動到桃園)。桃園「北閩南客」的族群分布態勢,以中壢區為核心;「北桃園」以閩南人聚落為主……」或可作為移動台灣閩南文化流變佐證。
三、儒、釋、道已融於閩南文化,流佈於民俗暨宗祠祭禮
科舉制度有影響到釋、道嗎?佛教、道教與科舉制度息息相關,本次論述鮮少提及。至於閩南文化如何影響宗教?或這些宗教又如何融入閩南文化,交相作用?有些論文已有所陳述。自古以來,戲曲或傳奇,多少寒門子弟入京趕考,借宿寺院或道觀,或深居其中進德修練,或得高僧、法師指點習藝,然後晉科中舉,如許獬「首次會試不第寄居同安梵天禪寺文公書院苦讀」(許維權);其中得功名者會嘉惠這些寺院或道觀,不進者則退隱山林寺院或道觀,弘法利生,招來名士,迎來信眾,另成氣候;另有落第者,借由寺廟挾宗派牛耳,開革命號召,如洪秀全之於太平天國。《紅樓夢》、《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烘托出佛學與道家思想,在開科取士中正相關。朱熹融匯老莊理學與孔子學說,諸多金門先賢精於皮黃之術、堪輿風水、煉丹修為,或則深入大雄寶殿,藏經閣,遍覽佛學經典,增益所學。是故影響其進士及第後任官述職心法,為人行事作風。然而治學唯「獨尊儒術」為主流而根深蒂固,釋、道退居其側為輔,或被貶為細末而不提。在閩南族群中,以道教之「媽祖」、「城隍爺」、「保生大帝」、「關聖帝君」、「開浯恩主」陳淵、「廣澤尊王」郭忠福、「開漳聖王」陳元光、各姓王爺等;佛教之「釋迦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信仰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者較少。《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當代台灣新興宗教現象的社會學考察》(丁仁傑,2004)是整體性有系統的論述。
楊松年〈唐代福建開基主陳淵、陳元光信仰文化探究〉、阮清風〈越南南部閩南廟宇及其廣澤尊王信仰初探〉、范軍〈媽祖信仰的跨境傳播與衍變-以泰國媽祖信仰的多元宗教文化融合為例〉、陳耀威〈同慶社考察,檳城閩南人古老的拜神會組織〉,2015年之張曉威〈吉隆坡閩南人的宗教信仰:以威鎮宮觀音寺為考察中心〉、邱彩韻〈一張失而復得的藥籤-新加坡天福宮與保生大帝信仰研究〉,以上均為就宗教信仰與閩南文化融合之個案切片論述。類似2015年林振源、潘君亮〈溫州蒼南地區閩南語族群的道士(師公)與儀式〉,針對宗教人士田調或探索,有趣而罕見。主辦單位未來似可向宗教界徵稿,由宗教人士直接來印證,更能突顯閩南文化與宗教間之融合。
四、開宗進士之經理是否推展閩南文化?治理當地融入閩南文化嗎?
「開閩進士」薛令之福安人、「首閩進士」歐陽詹泉州晉江人、「開澎進士」蔡廷蘭澎湖林投澳雙頭掛社人、「開台進士」鄭用錫淡水廳竹塹(今新竹市)人,祖籍泉州府同安浯江東溪村,他們經理下的區域,有那些作為或設施是源於閩南文化?張守恒研究,「直到道光3年(1823)出現了開臺進士鄭用錫後,社會風氣逐漸變遷。科舉制度逐漸影響臺灣民眾的思想與觀念,甚至及於飲食、娛樂、婚喪、嫁娶、信仰、歌謠等各個社會文化層面」〈清代科舉制度對臺灣文化發展的影響〉(陳炳容),有個別及整體的探究。高啟進〈泱泱東海寶氣所鍾,必有奇士梃生其中-記開澎進士蔡廷蘭與金門舉人林豪的關聯〉,從兩人關聯析解相互激盪文化。如後豐港洪旭為反清復明的鄭家軍創造了「博餅」次文化;南明兵部尚書盧若騰被稱譽為憫農胸懷「盧菩薩」;「品德完人」黃偉在任所流傳德業等,均值得發掘與探究。
五、人物典型刻畫,能兼顧庶民所受之影響
歷次研討會所得文獻,多數從人物典範入手,本屆研討會亦然。羅元信〈林祭酒拂衣帝里-關於「林釬罷官」的史實、人物與文學作品〉,蔣敏全〈翰林李清琦考〉,其他如高啟進聯結蔡廷蘭與林豪,許維權拉近許獬、徐光啟之相關,徐志平探討嘉義進士徐德欽,李木隆研究蔡復一,陳家煌研究林豪,詹雅能研究新竹舉人鄭家珍等,從作品或傳奇來推論;而呂紀葆薦介印尼華裔詩人柔密歐.鄭,劉國棋刻畫陳長慶,則是晚近人物素描。以科舉人物典型刻畫當時代,比較不及於科舉思維下的庶民,所以也只能引用魯迅《阿Q正傳》的話術,或《儒林外史》揣摩當代度民生活情景受到之影響,但與我們所理解的閩南文化或《金門學》背景下的庶民生活底氣有些隔閡。未來能徵求閩南文化遺風下的庶民次文化田調或論述來補充其不足。
六、作品價值與閩南文化之相互印證
閩南文化研究,既重視傳承,欲其重生,更需強調活化與文創。研討會中各家從作品賞析中論述者,如李木隆〈蔡復一與竟陵派鍾惺、譚元春交遊〉,陳家煌〈《林豪手抄本》中院課文章及賦作探析〉,均能顧及作品菁華與詮釋,至於與閩南文化或科舉間之關聯性並非重點,點描而已。
呂紀葆〈印尼華裔詩人柔密歐.鄭的文學創作生活〉,劉國棋〈《金門文藝》及其創刊人陳長慶先生淺介〉兩篇,是對現代人物作品討論,雖與閩南文化非直接相關,但從其研究中,可窺知海外華人生活況味,以及兩岸對峙下金門人的思想、價值觀、國族認同、軍民關係、兩岸互動、家庭結構變遷等多樣性。尤其陳院長策畫之《陳長慶短篇小說集》翻譯成越南文,並前往越南新書發表,去年11月25日在睿友文學館趁勢策辦「臺越文學金門論壇」,身段靈活,具有創意,殊值未來相關單位或策畫者借鏡。
七、從研討中發掘閩南文化之跨域探究與現代化架構
本屆研討會中出現3篇異類佳構,即許維權:〈科舉汪洋浮沉互異兩編修:許獬、徐光啟〉,詹雅能〈「日天距地有高卑,橢積平方術亦奇」-新竹舉人鄭家珍新學初探〉,曾逸仁〈烏坵-一個邊陲島嶼的歷史與環境〉,為閩南文化鑽研者開出另類管道。明清兩代受到西學東漸,在中國人社會中,舊式學制內容漸漸加入新學,科技也改觀了傳統生活形貌,雖尚未成氣候,但從鄭成功來金經略,清廷之經營台省,外來如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隨之登陸,融入在地,並傳播新科技思潮,流風所及,究竟有多少文人進士受其影響,鮮少提及。徐光啟因接觸新學而備受近代史著墨,許獬則欠缺接觸僅留傳「會元傳臚」,許維權以「士人不一樣的視野,必能展現不一樣的行事風貌,造就不一樣的事功和結局」為兩者點評。至於新竹舉人鄭家珍,經歷鴉片戰爭與甲午戰爭之中國及台灣變化,接觸新學與新式教育,渠道已多。
最特殊者是曾逸仁教授對烏坵鄉的「文化根源、實質空間及軍事化的管制」,探討「邊陲島嶼的人文歷史與空間特色」,讓烏坵首度在學術殿堂獲得能見度。
閩南文化之研究,已經由歷屆金門國際學術研討會之推動,搭建分享、交流、互動平台,獲致豐碩成果,熠熠生輝!陳院長暨歷屆主辦團隊,運籌幃幄,厥功甚偉!陳院長指出「因有效突顯出金門閩南文化研究的諸多特色,因此已確保金門閩南文化研究之優勢地位」,說得中肯。開科舉士彰顯閩南文化之貴氣,催化讀書人向上流動意識,與庶民翻身,擺脫貧賤功利思想,即便「捐資鬻官」,用資光宗耀祖,提高社會地位,「鞏固家族名聲並延續家族勢力」(陳成基)。「『閩南文化』不只是一個地域的名詞,更是『閩南文化圈』的移動與傳播下的視野,是學界以『閩南文化』為學術研究對象的共識,這樣的共識也表達於過去以來的學術會議主題及其會議論題」(唐蕙韻)。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金門發展閩南文化研究,芬芳似錦,引得賢能深耕,雅士獻議如蝴蝶自來;然而金門閩南文化是跨域與跨境的多元融合,整體的傳承、創新、永續!放眼未來,行遠必自邇,端在所有金門人,精彩的演出,這一代以至後世代共同的功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