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島浯島
陽光灑落在初春濃霧的早晨,整座島宛如仙境,那樣地恬靜、平和,早起的農婦吆喝著趕雞聲,這::是金門。魏晉南北朝以降,漢人為避戰禍,移居此東南沿海的桃花源,自此開啟了金門閩南文化的一脈相承。
一千六百年來,這座宛如金錠的島嶼,躺臥在波濤的九龍江口,在歷史的長河中,薈萃了中國傳統閩南文化、出洋打拚滴滴血淚而成的僑鄉文化,以及國共對峙砲聲隆隆中的戰地文化,讓這總面積僅僅十五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島,猶如文化的殿堂,當吾人揭開她神秘面紗之餘,更驚豔於其內涵的豐碩:::
而我有幸生在這座島嶼、長在這座島嶼,從對島上事務的懵懂無知,到後來因為了解而更愛這片土地。當我親近金門充滿味道的聚落,透過與耆老的言談;親手撫摸一磚一瓦先人的智慧,那種感動油然而生,也不為什麼,只是覺得彷彿我們的祖先透過建築的語彙在跟我訴說著什麼,那沁靜的天井道出了先人樂天知命的農家性格;屋前的龍眼樹見證了子子孫孫綿延至今;而燕尾馬背更是挺立在天空的一際,亙古不變。這是屬於金門靜靜的美:::
秋冬之交,遠自西伯利亞來的嬌客│鸕鶿成群地飛過金門上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也不知是從何開始的,或許我與幾百年前的人們一起欣賞到如此動人的景象,這是屬於金門活潑的美:::
阿祖的回憶
古早的,屬於阿祖的回憶
我聞 是淡雅的 屬於樹木的芳香
回憶逐漸把我拉進和先人的距離
一種心與心的對話
人與人的對話
人文與自然的對話
於是:::
阿祖的意象在我心底清晰了起來:::
而眼眶卻開始模糊了起來:::
歲月的足跡,一步步地向我們逼近
風、雨、沙石是它的工具,
不斷地刻印在那一磚一瓦上,
試圖紀錄下那千萬年來
每一秒每一刻 生命的悸動
走進時光的隧道,步入先人的足跡
曾經 他們風光 喧騰一時
而現在 我思考 試著讓自己融入
或許在我心裡
他們又鮮活了起來
││寫于走訪珠山之後
金門是個充滿詩意的地方,不管是古老的、戰爭的、生態的種種意象,都可以成為詩,幻化為文字,用另一種形式體現金門的美,每一次體驗到這樣的美,心中都感動莫名,也因為如此我開始擔心以後再也見不到這令人動心的畫面,徒留文字憑弔。
隨著金門開放觀光,現代化的腳步無時無刻可在金門隨處可見,比鄰而立的旅館飯店(更有甚者,空留棟樑成了荒煙漫草之城。),殺價競爭之下的旅遊業,品質的管控實難掌握,痛心的是問了我週遭隨著旅行團來到金門的朋友們,都說:「絕對不會再去第二次了!」,這樣的旅遊品質,讓金門的美大打折扣,而「金門到底缺了什麼?」的問題一直在我腦中不斷地迴轉。一座擁有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潛力的島嶼,卻讓人不想再來?第二次,這中間到底出現了什麼落差值得我們深思與探討。
近幾年來,金門的建設一直在進行,說穿了也是在為金門的未來而努力,但每看一次公共建設都令人傷心一次,近期從金門日報上得知縣府將在馬山興建大型聯外道路一案更是一例,我相信縣府這樣的規劃無非是為了能使金門的觀光交通更為便利,出發點是好的;但我們從金門最原始的美最吸引人的美來回想,這樣的一條道路真的有必要嗎?
金門這樣的一座小島,本身的環境承載力就比較低,濃密的樹蔭、簡樸的房舍、生態的美景都足以深深烙印在每一個遊人的心中,藉著提升旅遊的品質走向精緻化,帶領遊客領略閩南文化的一磚一瓦,走入民居,錯置在傳統中國文化及近代僑鄉文化的調和之中,錯置在兩岸對峙候鳥無國界的平和之中。金門著實是座獨一無二的島嶼啊!金門在世界地圖上是很難找到的滄海一粟,也是全世界無法再找到的文化瑰寶,過去雖然鮮為人知,卻不減她蘊含這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所散發出來的魅力。只要花點心,細細品味金門的宗廟建築之美、閩南文化之美,當我們聆聽前人建築語彙的同時,更能教導我們的下一代體會祖先們胼手胝足的價值觀及篳路藍縷的艱辛旅程;並藉著體會自然生命的脈動,提升生命教育的理念,讓我們的子孫不單單只是遙祭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