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賓奪主
我從小在貞節牌坊這一帶出生長大,整條街都是我的親戚朋友,我想賣個手工藝品,都不敢隨便擺馬路。而鄉下的一些客人,卻都「大主大意」的擺起來,這條大陸街,如果很有錢,為何不伺候(服侍)我爸爸,和生病的我而要照顧遠來的鄉下客人,借個門口擺攤也得人家同意呀!
地區沒有就業機會,我在台做苦工二十六年,深深體會在外謀生不易,因此大家也睜一眼、閉一眼不吭聲;但有大攤的菜販,一塊錢租金都不付,實在令人髮指,我在想地區的地痞流氓,大約是這一種形象。
在板橋南雅菜市場,一小塊方桌的位置,就要四百元租金,沒錢生存實在不容易,而金門過渡自由,大家賺點閒錢,打發時間容易。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天職,賣菜、賣魚、賣肉,天天都得吃,而工藝品,討個吉祥如意,卻不是那麼容易做,有時候一下午喝西北風,一塊錢收入都沒有。我在想如果政府不照顧殘障、弱勢,這些人沒有生活空間。
我唸了二十幾年書,但不為人所用,年輕時一直找不到事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只能安慰自己,我一生潦倒,雖然沒有像屈原一樣,最後投汩羅江,但年輕時也感嘆遇貴人少,懷才不遇,「遇人不淑」、「玩物喪志」,有些工作是「可遇不可求」的,只有看的份,沒有爭取的份。
晚年返鄉,又看到一些爭權奪利,親朋好友爭祖產,自私自利。大家如果替別人想,這個社會必會很安祥。
「遠來是客」,「強龍難壓地頭蛇」,如果誰坐大了龍蛇很難分。我唸家專時,不愛講話,因為「遠來的和尚會唸經」、「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一開口會被侮辱、嘲笑,老時返鄉所看,又不吐不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