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育改革的理念認知
一、前言
行政院在八十三年九月成立了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由李遠哲院長擔任召集人,經過兩年多的研議,於八十五年十一月卅日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明確地指出改革政策方向,同時行政院成立一跨部會的教育改革推動小組,具體推動相關的教育改革工作,一時間政府、學校、民間皆投入教改的洪流;因此,教育的改革,實已成為政府與人民、上一代與下一代共同關注的焦點,且教育改革勢必成為一種全民的社會運動,就此觀點言之,教育改革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的改革。所以我們可以說:教育改革是教育史的轉捩點,同時也是整個社會歷史的轉捩點,在此轉捩點上全民正拭目以待。十年來推動的教改,執行成效如何?社會大眾反應出多面向的評價褒貶不一,姑且不論其功過是非,今謹就百姓對政府推動是項重要政策,應有的認知做進一步的闡述與澄清,才不會觀念上誤解教改僅是考試制度與入學方式的改革而已。
二、教育改革五大方向的基本理念
如果教育改革是一種全面的和全民的社會工程,那麼,改革的建議就不應該像畢卡索的抽象畫,而應是可以執行且繼續修正的工作藍圖,它是社會的產物,具有時代的意義;但是,任何教育改革的建議,都不會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精典之道。基於此觀點,我們必須客觀了解到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所提教育改革的建議是一個工作藍圖,而非主觀的抽象畫。因為,我們看到若干學者、若干從事教育改革運動者,若干的教育工作同仁以及若干家長們總認為自己的建議才可行,這是不對的。今就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加以說明釐清:
(一)教育鬆綁:原意是指解除對教育的各種不必要的管制,釋放教育的活力,然後要培養教育的自主與自律能力。為何會有這一改革方向的建議呢?因為在過去半世紀以來,我們都在強調教育對經濟的、政治的、社會文化發展的貢獻,當時教育完全是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在盡心盡力,其教育特色是特別強調教育的社會目標,視教育為提升人力水準、發展經濟及政治結構平衡、維持社會安定的不二法寶。但是,當社會結構整個改變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的學習權應受到保障。多年來,聯合國的教科文組織一直在倡導要保障每一個人的學習權。因此,我們不禁要問:如果教育不是為了經濟發展而努力,不是為了政治而貢獻,而是為我自己的尊嚴而打拚,為肯定自己而接受教育,最後當我個人的價值受到重視的時候,是不是也就是我們社會進步的時候呢?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從社會目標改變到對個人價值的尊重,每一個人都有其尊嚴與價值,因此,教育在這種背景的發展之下,結果個人學習權的保障及父母教育權的維護,同時受到了重視,更重要的是教育市場的觀念受到了重視。何謂市場的需要?就是到底我們社會的民眾、家長以及下一代需要什麼的教育,我們就辦什麼樣的教育,不是事事要求政府來盡責任,事事要求政府來管理的一種教育制度。這種市場需要與機制,往往能改變政府無所不包的責任,以及政府過度管制的措施。在這一社會背景與理念之下,方產生了所謂的「教育鬆綁」,其目的即在解除不合於現代社會的各種管制,激發更多的教育活力,並希望形成另一種教育自主自律的力量。
(二)帶好每一位學生:即藉著課程和教學的改革,學校與班級規模的縮小,學校自主經營的落實,學校內在自主、自身力量的激發,學生基本學力的培養,補教教學系統的建立,生涯輔導的加強,學生輔導體制的革新,身心障礙教育的加強,原住民、台商子弟教育的重視,性別平等教育的落實及幼兒教育品質的保障等等的措施,來讓所有學生的潛能都能夠充分的發展。過去升學主義左右了教育方向,教育好像是為了上較好高中的20%學生而存在,整個學校與社會只把掌聲給予通過聯考、進入明星學校的少數學生,而相對忽略了大多數其他的學生。學校裡所有學生都要通過為少數菁英而設計的課程與測驗,如此怪異的現象卻長且深地存在我們的學校與教育制度裡。所謂帶好每一位學生,目的就在改變這種現象,讓所有學生能在更具彈性制度中,充分發展。
(三)暢通升學管道:藉後期中等教育的各類型高中職與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學府的發展,配合多元入學制度的推動,以暢通各種升學的管道。升學問題是當前教育問題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希望從學校精緻、學校型態更張、學校特色發揮、學校入學方式多元化以及普設高等教育學府滿足社會需要等方面解決此問題。
(四)提升教育品質:教育品質的提升包括教師專業素質提升、強化教育研究與評鑑、有效運用教育資源、高等教育及技職教育的多元化與精緻化等等重要因素,必須務實的分析研究及執行改進。另外,經費的籌措運用亦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眾多教育改革的項目內容,若沒有經費支援,必將如空中樓閣,無法達成目標。
(五)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藉終身學習理念的推廣,終身教育體系的統整,學校改革的配合,回流教育制度的建立,行政措施的配合等等,協助建立終身學習社會。人類的壽命愈來愈長,相對能用的知識壽命卻愈來愈短。而資訊的、開放的社會又已形成,造成每一個人都要接受第二度的教育,我們的社會已走到非單純的學校教育改革就可達到教改的境界,而是要從學校教育的改革轉移到學習型社會的建立。事實上,學校教育的改革必須要配合終身學習社會的需要來進行,學習管道的擴增、教育工作與環境的配合,回流教育的普及與終身教育體系的統整,將為未來的教育重新定義。
三、教育改革之因應
教育改革是時勢所趨,因現今的政治及社會變遷快速,而教育必須配合其變動,因此教改的動向,可以從社會的需求、政治的型態、國民的需要等方面來預估,並以教育理論及教育本質為基礎作專業思考,營造教育改革的正確方向。有此觀念,我們才可判斷紛至沓來的教改意見之是非善惡,避免被聲音較大者所導引。以專業的觀點來看教育改革,其關鍵有若干要素,諸如:教師、學生、學生家長、教師會組織、家長會組織、教育內容、教育行政(含學校行政)、教育經費(即教育財政)及學校經營等等。茲扼要將各層級對教改之因應分述如下:
(一)教師方面:
師資培育法、教師法及教育人員任用條例,規範教師之養成及任用。舉凡對教師資格、任用、待遇及保障教師之權利義務,教師專業自主權及學校經營參與權等均有明訂,此為教育改革聲中對教師方面最大的改變。
然任何事情往往都是兩面的,譬如「權利」,要如何運用才對學校及教師有利,不能不慎,另如教師專業自主權的訂定,雖提升了教師的專業權力,惟若使用不當,則對學生及教師本身亦將造成傷害,因此教師應不斷要求自我與充實自己,才能真正專業自主,提升教師專業地位。
(二)組織方面:
教師及家長等組織方面亦皆面臨改變。以教師組織而言,教師法中明文規定有教師會的組織,現今教師會的組成卻面臨諸多困難,許多教師不熱衷參加教師會,而少數參加教師會的教師卻致力於為教師或為個人爭權利。另以家長會組織而言,家長會組織辦法係由省市訂定,重點在於家長為子女的福祉,必要提升對學校經營的參與權,家長代表不但將參與教師遴聘,亦將參與學校之校務、教務、學務等重要會議,均可清楚看出家長對學校經營參與權之增加,而校長、教師及行政人員皆應歡迎其參與。然家長的參與應為組織的參與而非個人的參與,意即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應由家長會選舉或推出代表來參與,且此家長代表應具一定的教育知能,如此方能有助益於學校教育與較多的良性互動。
(三)學生方面:
教師法中明訂教師有保障學生受教權之義務,而教師之專業自主權乃在保障學生的教育受益權,因此教育不僅要使學生受教,亦應使學生因教育而受益。大法官會議曾經解釋:學生對其就學機會有傷害之行政裁決,可依法提出申訴及訴訟,亦屬對學生受教權之保障。學生入學方式的改變,此將是教育改革的重點項目,而教育部所提出之高中職、五專多元入學方案,高中職社區化等措施,勢將全面帶動學生入學方式的改革。以台灣地區國中教育觀之,升學主義充斥,學生學科成績欠佳可能被放棄或歧視,而學校教育常以升學考試科目為重而忽視其他,因而損及大部分學生之受教權及受益權,常逼使他們「走投無路」,而淪入社會灰色洪流,不論以前之自學方案或當前之多元入學方案,主旨均在於以學生之基本能力作升學依據,避免聯考一試定終身的弊病,希冀以此調整國中教育,並導入正常教學。因此在學生方面,將升學方式予以多元化,將是教改的主要方向。
(四)教育內容方面:
目前喧騰一時的國中九年一貫課程、教材一綱多本的改革,為現今所推行的教育改革措施之一,繼之將以「教學法」的改革為配套策略,此一問題涉及教師的專業自主權,教師有了專業自主權,應如何避免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呢?重點在於教師有了專業自主權之後,應不斷地進修,充實專業知能,參與研究活動,拓展學術新知,吸取相關領域之知識,秉持至誠從事教學,關心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果,並重視教學評鑑之結果,適時改進教材及革新教學方法,如此教師的專業地位才能提升。
(五)學校經營方面:
美國密西根大學教育學家魏斯(Janet A. weiss)提出學校的組織控制有下列五項要素:專業控制、行政控制、政治控制、市場控制及觀念、價值控制。茲分述如下:
珣專業控制:即由老師來控制,老師以教育專業知能來治校。因此行政院教改會倡議大學「教授治校」即此道理。
珩行政控制:由校長、主任及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如教育局、教育部等來控制學校的營運。
珜政治控制:指由民意代表、家長、教改團體、政黨及社區人士等來參與學校營運的方式。
珒市場控制:學校經營端視社會資源及教育資源取得之多寡而定,諸如社區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是否能支援學校,學生是否選擇來就讀而定。
珛觀念、價值控制:以共同的教育理念、價值觀念來經營學校,採用此一方式時,必須不斷地進行觀念溝通,以期建立共識,並以所獲共識來治校。
學校經營應拿捏五項控制比例原則,以求在變因紛雜的教育環境中取得穩定的動態平衡,因此學校經營動向調整改革勢在必行,例如:疻?擴大專業控制:即提升教師地位、擴大學校經營權及專業自主權。痄?降低行政控制:如教師的任免由教評會來審議,而非由校長一人決定,此即擴充專業控制並降低行政控制之一例,教改團體所倡議之「教育鬆綁」,即為降低行政控制之意,然在此專業控制擴張,行政控制降低之情形下,教師若欲保有專業地位與聲望,其專業行為應受到監督,而非任其為所欲為,如此才能確保教育的品質。
四、教育改革的重要共識
隨著政治民主化以後,教育行政當局雖改變對學校與教師的態度,但居多仍以「單邊主義」的心態進行教育的興革大業,用「政府說了算,學校照著辦」的教育政策取向,不但學生、家長無所適從,也使學校和教師疲於奔命。
在過去十年教改的過程中,經歷了七任教育部長更迭與各種政策試驗的混亂過程,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不但要忙著了解適應新舊任教育部長不同的教改步調與理念,更要接受不同課程、教材、入學考試的轉折與衝擊。許多教育政策的制定,總是由一群所謂的「教改專家」和政府教育當局負責進行,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未充分參與協商,在權力關係極度失衡的情形,還要在政策形成之後,在背後苦苦追趕,緊急調整與適應,不但氣力耗盡,還要面臨被批評為教育改革絆腳石的污名。
教育改革的活動應該要能培養出可以促成自我決定的思考方式,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應該是教育改革工作的共同創造者,而不只是被教改所塑造而已。教育當局應該讓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有機會與自信表達自己的意見,放棄遵循規則的習慣,不再做沉默的旁觀者。
再者,教育改革的推動讓學校呈現出多元活潑的特色,但也產生了許多改革的副作用。而這種副作用即所謂的「目標錯置」,係指學校過分強調創新與變革,變成一切以改革創新為導向,而忽略了改革創新是達成教育目標的手段,不是目的。這種「目標錯置」的現象,主要是學校為凸顯本身的特色,展示自身的與眾不同,藉由許多標新立異的活動,以吸引媒體的目光。
舉例而言,學校為倡導減重對健康的重要性,由學生組成減肥糾察隊,對體重過重的同學進行糾正;在畢業舞會請來鋼管女郎載歌載舞,製造話題與噱頭::。這些活動雖都獲得媒體大肆報導,可是卻在活動中缺乏對人的尊重,因而也失去了教育的意義。
這種種反將手段變為目的,以爭取在媒體曝光,大打學校知名度的活動,也使教育陷入「表演化」的危機當中。以往學校辦理活動,必須著重內外教育意義的一致性,但隨著教育的表演化,教育活動變成如演藝活動一般,活動本身是否一貫,似乎已不再重要。
觀照「教育表演化」表象背後的危機,筆者期待大眾能思考:臺灣的教育是否能透過公眾的議論與歷史的檢視中,發展出更具反省能力的學校文化?因為教改創新活動不但要使學校向上提升,更要賦予改革活動真正的教育意涵。
伍、結語
教育改革是全面的工作,也是長期的工作;教育改革的參與,是成熟的參與;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是深思熟慮的改革建議,精緻細膩的投入參與。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如果每個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個改革就容易成功,教育改革經營者應該開擴心胸,接納別人的意見凝聚共識,設身處地與他人共同營建改革的遠景,同時運用系統思考的模式,激發各種創意與活力,並掌握各種有利的條件,以團隊合作的精神,同心協力完成各項革新建議。
產生教育改革最基本的力量,最後又回到了「人」的問題來,當每位經營者做了心靈的改造,大家的理念態度及行動革新的配合得當,改革效力絕對是驚人的,可見教育改革成功的責任在於每位社會成員身上,要靠全民共同的社會努力,形成一個社會運動,教育改革才能成功。